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马里功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六里坪小学


【正文】摘 要: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也就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我们所期望的目标,采取相关措施,使每个人在朝着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奋斗,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工作效率。激励是以德治校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管理者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本文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教师的需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寻求激发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促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策略、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学校管理;激励;教师 
  激励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激励”在管理活动中的增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人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去认识它、开发它和利用它。(2)“激励”是引导和推动人朝着一定方向和水平从事某种活动,并在工作中持续努力、形成动力的过程。(3)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一套适当的刺激,即激励手段,以引起被激励者相应的反应标准和定型的活动。(4)调动被激励者积极性的策略主要有:榜样激励、情感激励、自我激励、竞争激励和尊重激励等。在“激励”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有的偏重于物质,有的偏重于精神。(5)激励理论在教育领域中能够在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挖掘教学潜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重点,谈谈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要明确“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激励”在管理中运用,为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方式。学校是“人”的集合体,一切活动都要靠人来进行。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职工在系列学习、教学活动中,从事活动的动力主要是需要,这些需要既包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又包括高层次的社会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所以,只有使人们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扬的热情,学校才能实现较好的绩效。
  (1)“激励”可以克服“职业倦怠”,促使教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创造欲强烈。用激励机制提高士气,培养引导教师处于良好、积极的工作状态。
  (2)“激励”可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满足教师个体发展,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运用激励法对教师的积极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或奖赏,就会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要有明确的激励的措施
  (一)把握“优势需要”,促进教师成长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时期,也会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着,越往上越能反映人的较高层次、占主导地位的需求。而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中也有表现得较为强烈,甚至制约着其他需要的需要,被称作“优势需要”。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应该走向教师中间,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
  1、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给予贴心的关怀,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2、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才能,真正为实现教育的发展创造人性化管理的教学环境;
  3、了解他们专业成长的需要,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设置期望目标,提高工作效能
  不少教育管理者就希望老师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事。学校的管理工作似乎也很简单,在老师的眼里就是经常开会,发文件,不是抓常规教学,就是搞安全卫生检查。老师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成天浑浑噩噩。其实,教师不止是学校的“工人”,他们也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工作有知情权,并且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应该做到:
  1、教育管理者应该让教师知道并参与学校的长远规划,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团队的凝聚力。
  2、教育管理者应该让教师知道一个学期,或者一个月,或者一个周的工作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做事有目的性和导向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设置的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以此培养师生的成就感。
  (三)引进竞争机制,做到奖惩严明
  在上文的激励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激励策略的实施,可以满足人的需求。但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需求也不同,如果搞平均主义,不仅让有能力的人得到不满足,让没有能力的人更加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引进竞争机制,强化竞争意识:
  1、让教师明白,通过竞争不仅是为了甄别人的能力的强弱,也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
  2、让教师明白: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通过竞争让每个人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以做到扬长补短;
  3、通过竞争,教师得到的不只是精神鼓励,培养了自信心,更应该给予物质奖励,获得心理的满足感。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表明:由行为产生的结果,必须得到强化,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行为的持久性与强化的频率与强度有关系。所以要做到奖惩严明,做到公正、公平,不能为了利益的分配,有失公平的原则。
  “激励”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也逐渐被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采用合理的激励策略,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是弘扬教育正气,增强办学实力的一种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