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及路径研究

【作者】 杨慧琴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正文】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主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视听能力和创造能力。从德育角度来看,除了音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实现思想品德塑造,进行美育的同时实现德育。本文以小学音乐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德育渗透的教学原则和路径,发展小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原则;路径
  2014 年 1 月 10 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1]由此可见,艺术与德育息息相关。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对人类、自然、生活的关爱之情,歌颂与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自然也对德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下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寻找相应的原则和路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获得美感存在,从而渗透德育,实现美育与德育协调发展。
  一、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首先是主体性原则。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按照原本的认知结构,进行自主探究。反对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观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提倡自由学习。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将“知识灌输”变为“启发式”引导,重视学生自我教育,促进道德规范的有效内化。
  其次是开放性原则。目前音乐教学与德育还没有达到紧密相连的状态,大多强调的是美育功能,将其与德育区别开来。但是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展现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以追求理想为目标、尊重生命为核心,彰显音乐的精华。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打破常规,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面向生活、面向未来,打造开放性格局。
  最后是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音乐感受能力不同,在学习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朝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学习习惯和音乐题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做到精益求精,松弛有度,将审美符号转化为德美,以其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二、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 科学利用教材,实现“二次挖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承载基础知识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重视教材的重要性,促进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材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涵盖了听赏、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各个方面,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在教材使用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尽量从作家生平经历、历史背景和情感背景等方面挖掘德育因子,向学生反馈作品中的情绪情感和作家个性,以此作为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创造性、个性化地使用教材,实现深入挖掘。比如选择《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歌唱祖国》等,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从《告别》《惊愕》交响曲中感悟海顿的生平经历,吸取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以及纯真、善良的人性光辉。以此作为教学素材,强化学生道德品质。
  (二) 重视音乐实践,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拘泥于课堂,不考虑学生主观意向,直接按照教学大纲强迫性灌输,学生很难将德育教育中的社会规则内化。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在教学形式上要突破传统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共育道德,实现正确的思想指导,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其在参与和反思中自我成长。以《苇叶船》歌曲教学为例,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熊猫团团、圆圆的图片,奠定思想情感基础;其次采用“模唱法”,组织学生跟唱,在朗诵阶段按节奏朗诵,采用师生接龙的方式增加趣味性,通过旋律变化唱出“盼团圆”的情感,体会海峡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向往。
  (三) 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实施无声教育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自身言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是非判断。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拥有杰出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发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学生,促进其人格向良性发展。笔者看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吸取音乐中的优秀文化,将艺术中的“真”、“善”、“美”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之美,激发创作灵感;最后,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敬业的工作精神感染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彼此友爱。让学生感受到完美人性的光辉,耳濡目染式地教导学生,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树立学生前进道路中不灭的灯塔形象。
  结语: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需要遵循主体性、开放性、因材施教的原则,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利用教材,重视音乐实践,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将艺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定格到人性品格发展中,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对人类、自然、生活的关爱之情,歌颂与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将美育与德育相统一,两者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莉,赵艳. 德育视角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选择[J]. 林区教学,2018(10):108-110.
  [2]王丽杰,赵艳. 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及路径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5):78-79.
  [3]吴征. 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 北方音乐,2019,39(08):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