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朱建青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七中学


【正文】摘 要:在初中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大量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要在教学体育知识点的过程中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初中生可以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义务教育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初中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更为注重的是初中生的心理变化。现在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这些学生的心理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叛逆时期, 如果教师没有重视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就会给学生日后的发展造成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必须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良的修养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这样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能给学生很大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在体育课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现阶段初中体育课堂中,很多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转变了教学模式。通过新型的方式来教育初中生,从而让初中生可以更加快乐的成长。但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知识都不感兴趣,而且很多体育教师会认为体育课堂只要学生好好进行体育锻炼就可以,不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况,这种教学理念存在明显的问题。所以在现阶段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就逐渐开始重视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会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长处,而且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适当的增减体育锻炼的难度,给予初中生极大的自信心。学生只有充满自信心,才会更加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进行学习排球发球技巧的过程中,这个体育运动考验的就是学生自身的臂力情况,所以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部分,给不同部分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对于臂力好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在1分钟之内发过网6个球以上,而对于一些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的降低要求,这些学生只要在1分钟内发过网3个球即可。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初中生得到锻炼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运动兴趣。
  二、在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增强学生间情感
  很多初中生都不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通过运动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多完成一些体育运动。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接力赛跑的活动,将6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然后几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接力赛跑主要是一个学生跑一段路程之后将手里面的接力棒递给另一位学生,然后这个学生继续奔跑。通过这个活动,就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因为在社会中,很多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的都是一些可以合作的团队,所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都可以走出自己的世界,在日后更好的发展。
  三、在体育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一个人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是在健康的身体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可以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体育比赛,通过比赛来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养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只有让初中生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才能让其在未来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四、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生第一突增期,中学生处于这一美好而富于骚动性的特殊敏感期,要经历生理的巨变,也要承受心理的种种困惑与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性生理迅速发育而性心理承受力滞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组织好生理、心理知识的教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正视性生理,解除其神秘感,合理组织男女生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尤其是韵律操、健美操与舞蹈类项目,可根据异性相吸这一现象,让青春期少男少女在群体活动中更好地表现出性别美丽,在异性中充分展示出青春健美的体型及活动,提高其审美情趣,让已萌动的性意识在群体活动中迁移,让异性间的自然情感在群体活动得以升华,顺利度过性危险期。
  综上所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转换传统教学理念,不仅教授学生大量的体育知识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将注意力放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马校和.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技.2017(04)
  [2]陈向阳.县域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