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阶段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黄焕宁

【机构】 (广西博白县中学)


【正文】

——以玉林市部分高中为例

  摘 要:高中生毕业后或直接进入职业领域或升入高等学校,因而是我国人才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不但决定着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还影响着我国人才与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与迫切性
  当前很多高中生面临着专业选择和高考填报志愿的困惑。有的同学盲目选择,导致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发现所选专业并非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但后悔已晚。高中阶段尽管有的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不够,存在教育内容不规范、方法单一、资源匮乏等现象,且没有合理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培养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大学,学习理想的专业,从事梦想的职业,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高中阶段应该有序、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研究中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研究法等多样研究方法,针对本校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不同年级作为调查的样本,对调查学校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调查显示,这类高中学生缺乏对自我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为解决这类学校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有人认为职业规划关乎求职、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并不迫切。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多出现在大学毕业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选择、职业准备、职业适应三个阶段。而三个阶段中职业的选择尤为重要,它决定努力的方向,没有职业的选择或是选择错误将使得职业准备和职业适应两个阶段异常困难,无的放失。所以,我认为做职业规划的时间上应该提前到高中阶段。
  一、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问题的溯源
  目前大学生存在对高考选择填报的志愿后悔、不满意的情况,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由于教育是连续的、系统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的矛盾出发找寻原因,而是应追根溯源,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与问题一部分是高中生对于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高中阶段缺乏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的。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减少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推行高考改革,旨在通过优化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挑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但前提是学生要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的养成。为了使高中生学会选择、具备选择能力,适应与推动高考改革,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凸显。
  (三)文理分科和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需要
  因为高中生要面临文理分科和填报志愿选择专业,而专业跟职业之间毕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尚不完善,不少高中生对于未来的职业认识知之甚少,个人兴趣、特长也不突出,导致他们未来的求学、就业时困惑重重如:
  (1)有些高中生凭自己对某专业的自以为是的片面理解,而错误地选择了某专业。如果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自身能力一致,他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可能水到渠成,在事业上也容易获得成功。如果这个专业确实不是他所喜欢的,或者不符合他的性格、能力特征,我们无法想象他在一个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里学习四年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目前,我国高校只有北大、清华等少数院校有比较明确的校内调换专业政策,但是这一政策也只针对大二的学生,并且要通过欲调换专业的非常严格的考试。再如果他选择退学回家重考大学,对自己、家庭、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道理很简单,比如喜欢做营销,但是自己身体不好不能承受压力,或是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就未必能胜任这个行业;喜欢做翻译,但是经常粗心大意,做事不仔细,就当不好翻译。
  (2)有些高中生當时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大多由父母代劳。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时,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而大多数父母还沉浸在旧的观念和思想下,选择医生、教师等所谓体制内的工作,而从未考虑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在职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专业是“知彼”,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知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有些高中生高考填报志愿一味选择所谓“热门”专业,只选“好”的,不选“对”的。大家都争着学热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的激增或行业前景等原因,很可能热门变冷门,大量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或被迫转行。
  (4)还有些高中生填报志愿时只是选择了一个人,一个城市或一所大学,在专业方面就放任自流,导致对毕业后从事何种工作,是否继续深造等都非常迷茫。
  以上四种情况中,前三者都是做了错误的职业规划,第四者是没有职业规划。
  (四)高考改革的推进,倒逼学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我国将给学生一定的科目选择权,倒逼学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广西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调整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实行数学、语文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评价录取机制。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这就促使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帮助高中生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长处、特点,科学选择高考考试科目和大学升学专业,尽早对“6选3”做出选择。这就需要学校在高一阶段学生入学之初就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特点和需求,就业前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请从事各个行业的家长、各界精英、专家等来学校讲学,深层次向学生介绍各个职业。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亲身的职业体验。同时学校要组织教师,家长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在指导学生职业取向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目前高中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程度较高,但对于能力与特长了解还不够,对自我还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虽然有近一半的高中生非常了解自己的性格,但学生对于自己性格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认识和主观感觉,例如许多高中生只了解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缺少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分析。学校要通过成熟的测评手段和工具,对学生的人格、兴趣、特长、职业倾向等作出测试与评价。
  著名作家柳青也有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未来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阶段,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让学生更好认识自我,发展特长,全面而个性发展,为下一阶段学习、工作做好准备,为将来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二、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对其内涵没有界定,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针对高三年级进行的升学指导,只需在毕业班进行短时间的集中辅导,帮助学生根据分数选择大学,按照热门程度选择专业。
  其次,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认识存在偏差。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不断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在正确的认知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学校与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认识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校和教师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它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动力的增加、选择与决策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升学率的高低,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开设少,课程类型不合理
  首先,目前我国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区和学校较少。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邀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师或社会知名人士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或者针对高三毕业生开展升学与就业辅导,主要是围绕高考填报志愿进行的。
  其次,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选修课,课程的安排呈现出课时少、课程内容不深入的问题。选修课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性格,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发展学生决策能力的一种课程。这些认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是必要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不合适的,难以发挥其教育价值。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范围有局限性,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不足。文化课在高中课程中占大头,但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以进入课堂。心理咨询课程主要是针对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内容很少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又一开展方式。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系并不紧密。
  (三)师资缺乏,教师未发挥良好的作用
  首先,当前我国高中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多数由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或科任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师资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经历一段时间的。大量培养这样一批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复杂的教育问题。
  其次,在培养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师之前,充分发挥高中现有教师的潜能与积极性,发挥现有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高中生的文化课学习与成绩上,致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欠缺。
  第三,就目前高中教师素质来说,因为不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所以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长时间专注于提升学生成绩,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少,欠缺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出专业的师资前,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显得格外重要。
  三、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评价标准导向
  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比较复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依然实行应试的考试模式。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但依旧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评价标准依然主要以分数为主,辅以其他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认识在逐渐的改变,注重从多方面看待一个人的发展。但就高中学生而言,人们对其的关注点还是集中于分数,尤其是高考成绩。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目前升学率依旧是评价学校最为重要的标准,学校难免会过于重视成绩与升学率,而忽视提升学生成绩之外的教育。
  (二)国家政策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关于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政策、法规较少且不完善,同时缺乏教育管理机构。正是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导致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缺乏财政的支持。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养、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来自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使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学校权力有限
  目前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并引发探讨,国家也正在寻找解决方案。由于教育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一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颁布需要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学校想采取某种教育举措,进行改革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学校受限于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接受行政管理,自身的权力是有限的。
  四、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评价观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应将对人才培养的关注点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逐渐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考察确立评价标准。只有在正确评价观的导向下,学校才能免于外界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评价观,才能将正确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实践,用正确的评价观指导教学。我们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不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学校在学生各种能力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才观的改变迫切要求评价观的改变,二者相辅相成促进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
  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与促进作用,国家加强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制定与完善政策、法规,可以为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政策性的保障与具体的指导,同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国家应设置从小学到大学连贯的、系统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机构,并且有针对性地管理与指导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三)增加学校自主权
  针对学校自身权力有限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增加学校自主权,放宽对学校的限制。允许学校在不违背已有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础上,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进行教育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举措,并给予学校鼓励。让学校具有自主的办学权利,针对基层学校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减少因政策出台的滞后延迟问题解决。学校应该积极与教育部门有效沟通,寻求其对学校举措的支持。增加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师培训方面的自主权,有利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设置与调整课程
  国家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高中学校的必修课,因为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对于每位学生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应该针对高中三个年级系统开设,安排适当的课时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丰富课程内容,如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教学、利用测评技术与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职业体验等。同时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搜集感兴趣的职业或专业信息,借助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感兴趣的职业。有条件的学校除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可以专门开设职业体验课、假期职业体验营、到大学的参观活动、职业日等活动。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高中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问题,国家可以通过增设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在师范院校重点培养等方式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教育工作。高中应针对现有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提升这些教师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重要作用。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熟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训应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使教师具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的知识储备,而且对教师进行职业指导咨询和技术的训练,使其具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对不同能力与性格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搜集来自社会各种职业需求、国家政策等信息的能力,不断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专业前景等,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实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力量协同解决。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可以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学校与教师从自身角度努力应对可以为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提供内部动力。总之,高中生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这可使在未来的求学和就业少走弯路。职业生涯规划步步为营才能步步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