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吴 翔

【机构】 (河南省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开放自主性阅读追求的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自觉规划自己的阅读,以使自己的阅读最有益,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成,达到最快的专业成长的目的。所以开放自主性阅读有赖于高度自觉的阅读主体,它是在清醒的批判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知性阅读。在自主性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将自主性教育理念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发展学生自主意识、能力、人格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自主性品质作为教学核心,通过培养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主体枳极参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等,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为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不仅教学效益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我们知道,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因此,改革阅读教学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还主体地位给学生。
  一、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目标。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目标均由教师确定, 阅读一篇课文要完成怎样的任务,教师明白,学生茫然。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决于教师的布置和安排,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可见,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发挥目标对其学习活动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接近目标,而且要发挥教材对教学目标的暗示作用。这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自学实践才能有机融合,互为促进。如《月光曲》,通过剖析,学生则能明白:阅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月光曲》是谁谱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的,是如何谱的,这首曲子的内容如何。
  二、依据年段,明确常规目标就阅读教学而言,各年级段目标有其基本要求,让学生把握规律、明确阅读的常规目标,对于提高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颇为有效。要让学主知道:每篇课文要能联系课文理解词义;读通课文,能独立回答课后问题。中年级要让学生知道:每篇课文要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能借助字典联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要内容:注意读通课文,读出课文感情;高年级要让学生知道:每篇课文要在中年级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解词方法理解词义;能灵活划分课文段落,能概括段意;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逐步学会概括课文中心。学生明白了上述目标,教学中就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屡加提示了。
  开放自主性阋读教学也有教学目标,也讲教学设计,然而这是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去关注的教学设计。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通过与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共同设计教学目标。目标不只局限于认知方面,还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发展。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目的产 生 于 过  程 本身,这样的目标多是描述性的,表述较为宽松,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随 着 教 学的 进行才逐渐明确,并且能不断充实与改善,目标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启 发 性 富有能够引起学生参与对话的魅力。而不应随意扼杀他们的创造个性,窄化他 们 的 理 解 空间。这样,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就走出了意义的封闭圈,以开放的姿态为学生的自由成长开创了一片无拘无束的精神家园。
  实现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话双方必须平等,彼此的态度都必须是真诚的,“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开放自主性阅读教学在实践中,为教材“解魅”,使学生以开放的姿态与文本对话, 以审视的眼光观看文本,从而打破教师的“权威”,使学生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之 交 流 探讨,由此打破了教师的话语垄断,确立起一种“本真”的师生关系,教师由 教 学 的 主角转向“平等者中的首席”,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现了新 课 程 改革 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