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分组教学

【作者】 李兴龙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鲁屯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既要注意学科渗透,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感性到理性,从而牢固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多元化的课堂局面。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物理教学可以从打破传统模式,创设生活情景,注重人文因素、形成知识结构等几方面去着手,逐步实现分组教学。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物理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是一个活生生的以人为主的舞台。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互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共同进步。现就初中物理课堂中本人的几点看法与体会与同行共勉。 
  1.新型教学关系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互动教学。具体的来说,物理本是一门基础性集实验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结合生活实际的知识和实验较多,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掌握知识,相互探索规律,逐步获取和掌握思路和方法,进而增长自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应正确正视师生关系。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挖掘学生的潜力,狠抓学生思维方式的变换,对其有弊端的应对症下药予以纠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良好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主体性建设,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多地是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探研学习,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创造性的认识。 
  其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自主确立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的认知结构,对其书本知识和实验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并吸收,把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组,并有选择的吸纳,大胆创造出自己所获得的成果,积极地将科学科知识转化为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2.互动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在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应逐步探索并形成一种探讨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然而在诸多实践中并没有形成适合义务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现在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在认知上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建构起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为此。在教学上要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为基础,在理解和对话中形成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感悟情境体验意蕴和内涵并从中获得交流、获取新知。 
  其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接着,通过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上述中心问题。例如,对于初中物理《奥斯特的发现》一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在实验中要求一个学生帮助一个学生,实行生生结合,师生互动,通过实验探究、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接一个,一环紧扣一环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其二,要大胆创新实践,重新融合教学内容,科学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例如,对于初中物理“电与热”的一课,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小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课堂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的用电器在工作时都伴有发热现象感知热现象,从现象到概念,从热效应到电能的转化,还有的学生大胆运用控制变量法对热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可疑观点(如:电压大小、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电功率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等),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该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什么、思考什么、能得到什么,让学生一一提问,一一地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3.互动学习氛围 
  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我认为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是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是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激励中产生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冲突。解决冲突不是一人单调的解决而是在好的学习氛围里,在其他人的帮助或共同作用下获得交流,获取新的知识结构。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学生也不仅仅是在学或在被教,同时也在学中教,在被教中学,使师生互动、结合共进,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相辅相存、相互依托的互学模式。既促进了教育教学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师生在乐中教和学,在教和学中求乐。 
  总之,新型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对物理课堂和实验进行精心设计,需要教师集聚大量教学素材,需要大量投入时间备课,关键是备好教材和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动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班级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乐于学物理,喜于物理实验,习惯探索思考。让师生互动学习,既教又学,既学又教,乐中求学,学中求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 
  [2]阮霄睿.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7(24):93.
  [3]马彦芬.初中物理分组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24):70. 
  [4]王卫国.初中物理分组课堂教学之我见[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