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对策探析

【作者】 姜云花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之间的合作,所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将家庭、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出发,构建一个家庭、学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此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家校合作
  家庭、学校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行为习惯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长、学校之间的通力配合。
  一、开展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小学生的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而学校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性场所,家庭、学校是我国小学生接受教育最为重要的两个场所,家庭、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都会直接对小学生造成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家庭、学校缺乏一个便捷、长效的沟通机制,所以家庭、学校看到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较为片面,教育方式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单靠家庭或者学校方面难以对小学生造成有效的影响。如果小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学校或者家庭方面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进行相应的引导教育,那么必定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
  二、开展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际策略
  1.强化合作意识
  首先,学校方面要让家长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意识,利用家长会等等渠道,通过教师的讲述以及引导,让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促使家长掌握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规律,了解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原因,让家长掌握正确且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其次,学校方面可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研讨会,让家长在回忆中反思、分享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再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导,促使家长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改正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起家长、教师之间长效、实时、便捷的沟通机制,家长在教育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指导。此外,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以及引导方式,不可采用说教的方式将家长置于尴尬、无知的境地,损伤家长的自尊,而导致家长产生焦虑或者不满的情绪。
  2.转变教育观念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方面都要意识到单靠一方的教育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且全面的心理教育,所以要消除家庭、学校之间的障碍,强化双方的合作意识,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合作机制。学校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教育培养,让教师认识到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促使教师积极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举个例子,当班级中学生出现了“成绩下降、言行冲突”等问题时候,教师不妨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双方的共同协作,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目前,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许多父母不仅教育观念陈旧,且教育方式也过于简单、粗暴,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主要意识以及事件发生的客观因素,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阴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校方面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家长群体中树立起相应的教育权威地位,促使家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通过教授、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不断改善家长的教学观念,提升其教育水平。
  3.构建协调机制
  针对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学校方面要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构建起一个由校方领导、校方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由上至下的线性协调机制。其中校方领导主要负责协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各种教育工作,调整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一个统一的合力,进而提高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校方负责人则要发挥学校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对教师进行统一管理,制定明确的家校沟通计划,保障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展开。比如,针对学校内最近频发的事件,校方负责人就要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然后整合教师、专家的意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及家校合作教育方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和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家校合作各种活动的顺利展开,家长委员会需要推选出相应的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然后就能实现家长、教师的统一化管理、合作,这样就能有效确保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教育质量。
  4.联动活动机制
  活动是家庭、学校进行高效沟通的主要途径,所以学校方面要积极建立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不断加强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教师在主观意识上认为双方是一个整体。学校要定期的将家长聚集在一起,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开展心理教育沟通活动,加强家长对学校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在校表现的了解,配合学校方面进行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家庭指导。此外,校方需要定期征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通过家长、教师集思广益,商讨有效的教育方式,并且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形成一个固化的教育机制,这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为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对家校合作心理教育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强化合作意识、引导教育观念、构建协调机制、联动活动机制等等方法,构建起一个合理、科学的家校合作机制,进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33):29.
  [2]张丽.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强强联合,促进家校合作策略[J].留学生,2016(3X).
  [3]王凤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