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作者】 戴双泽

【机构】 (广西博白县双旺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不学礼,无以立”我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文明礼仪是优良传统,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文就如何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人文素养;探索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及人文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1.在学校文明礼仪及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到老师,有的学生不会主动问好;在同学之间相处时,学生还没养成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另外有些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还有待更好地加强。在整洁的校园里,有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课间有少数同学高声喧哗,追逐打闹。还有少数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打架,搞不团结。农村孩子不如城镇孩子讲文明懂礼仪素质高,男学生的礼仪行为不如女学生……
  2.家庭礼仪方面有的学生不能做到文明待客,有的学生在家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不能在和父母说话时使用礼貌用语,有的学生不能在爷爷奶奶生病时主动看望。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孝尊敬长辈。
  3.关于学生社会礼仪及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几个人走在街上,随地吐痰;在超市选购物品,不会把东西放回原处;观看演出,表演结束后,不鼓掌;在车上或路上,手上有垃圾,随手乱扔;过马路时,乱窜;不保护环境,不珍惜资源。
  二、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及人文素养存在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
  1.学生对自身素质和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不够。    
  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有的同学能认识到什么是失礼行为,不可以做;有的同学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哪些是正确的礼仪还区分不清,所以在行为方面就会存在失礼;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其他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及人文素养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少数对文明礼仪认识不清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的这部份同学。
  2.受社会不良大气候的影响,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出现了反复现象。
  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只要受到家庭、社会和环境等大气候的影响,他门的思想就会有波动,小学生的礼仪行为就会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甚至有的学生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对还是去做。因此,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的不仅是耐心,而且是毅力,做到持之以恒。
  3.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及人文素养存在发展性。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高年级学生礼貌用语的使用开始出现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不如低年级孩子那么大方自如。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对非常熟悉的人总说这些礼貌用语没什么意思,觉得多余,而不熟的人又没有感情基础运用起来又不大自然。但这不表明高年级的学生礼仪行为倒退了,只是在提示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
  三、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及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
  1.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礼仪规范教育入手。如:低年级根据自己年级特点采取编儿歌、每日一句等形式去掌握礼仪知识;中高年级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办有关礼仪的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不同的形式去牢固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做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
  2.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注意观察,发现小学生存在哪些不文明现象,并做好记录、登记,然后探索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及矫正方法,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学校要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采取讲故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人人都必须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等礼貌用语。还要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递送或接过。
  学生一旦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如在教室里设一个“文明礼貌角”,谁在这一天中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就奖一朵小红花,贴到“文明礼貌角”中去。如果做得不对,就摘掉一朵小红花。一星期评比一次,一周中能得到五朵小红花者,就评为“文明学生”,并奖给大红花一朵。讲文明礼貌,不仅能得到家人的称赞,还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就会越做越好。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学生在进行言语交往时做到:“和气、文雅、谦逊”。当请求别人帮忙时,应使用表示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应主动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说声“没关系”;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教师要求学生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并在动作姿势上提出具体要求。如怎样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
  6.学校经常召开家长会,积极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中来,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人文素养培养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至关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