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质疑教学的运用

【作者】 田 鹏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昝家庄小学)


【正文】“质疑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质疑问难为主线,通过讨论、讲解等方法,共同释疑解难的教学结构式样。“质疑教学”包括设疑和释疑。设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揭露矛盾,激发思维,形成“悬念”。释疑就是通过各种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质疑教学的运用可分为三个环节:
  一、情绪调动,激发疑问
  首先,在每篇课文教学前,隔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对新字词和课文有个初步了解。其次,上课起始阶段,教师将自身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优化质疑教学环境,使学生觉得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现代直观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快感,对课文有感性地认识。此外,教师采用别致解题、巧设悬念、故错设疑、温故知新、类比求异等,适当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在神秘中产生探求的欲望,在新奇中捕捉知识的疑点。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时,我由题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引语,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迫不及待地举手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写了哪些内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从书中找到答案。
  另外,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竞赛形式,不仅使全班参与,而且学生的好胜心为了使小组在竞赛中获胜,会急中生智,积极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
  二、加强引导,启发疑问
  对于小学生,他们未必能把脑袋里的东西清楚的表达,光有想法不会表达只是徒劳。如何将质疑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使内部语言通过外部语言而清晰化,明晰化,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感悟,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进行提问,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结等为突破口针对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提问,准确把握文章内涵。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可以站在欣赏和批判的角度点进行提问,对课文又延伸性的认识。或者是针对课文发散性思维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找准质疑的切入点
  1.紧扣课题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很多课题能直接透视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文章的中心。所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迅速抓住课文要点,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整体
  根据课文的题材或者初步印象,从整体上质疑,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词句,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如:《桂林山水》学生会凭着对文章的初步印象,提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桂林的水有哪些特点?
  3.注重过渡
  小学语文的课文一般内容都比较简单,结构不复杂。文中往往有明显的过渡句。遇到过渡句段时,引导学生提问:过渡句的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这样,引导学生围绕过渡句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路。如教学《赵州桥》时,我就是通过抓住过渡句的质疑,质疑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和美丽?哪些段落分别具体描写了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由过渡句进入全文深入讨论。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凭借语言,抓住重点分步讨论,不但学有兴趣,而且知道了怎样运用过渡句连接上下文,使文章过渡自然。
  4.抓住细节
  让其从字、词、句、段、标点各个因素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坚持在细节中质疑,不仅克服学生读书的粗枝大叶,而更能从细节中领悟课文的实质内涵。
  (1)字词。引导学生在课文的难点,比如揭示中心的字词上进行质疑。以此作为展开全文学习语言、感悟情感的线索。学习《母鸡》这篇课文,在解读文本的第7节时。这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他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我设想这样对学生说: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半蹲着”这个动作,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母鸡吗?(为什么不站着?为什么不趴下?……)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母鸡要是站着,自己是不累了,可孩子得到的温暖就少了;母鸡要是趴着了,自己是不累了,可孩子会不舒服甚至有可能被压伤。因此,它想到的不是自己累不累,而是让孩子能多得到些温暖,让孩子们舒服些、安全些。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学生感受了母鸡对鸡雏的爱和它的认真负责。
  通过质疑重点字词,常常可以带我们走进文字深处,让我们发现原本发现不了的内容,体会原本不能体会的情感。
  (2)句子。一篇课文中总会有关键句,教师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提问然后解答,自然也就理解了课文。如:《珍珠鸟》一文最后说:“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在这样的问题生发点上,学生肯定是有“为什么”的,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关照全文,就会“牵一发”而透全身,就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从而使整篇文章的全貌以及内在联系呈现出来,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目的。
  (3)标点。有些关键的标点是意味深长的。特别要让学生注意引号、叹号、省略号等的用意。如:《鸟的天堂》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就会问: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后一个没有引号呢?
  (4)矛盾。课文中往往具有表面似是而非,看似矛盾,实质合情合理的知识点。这些细微之处却往往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值得琢磨和推敲。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时,在学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时,我设想这样对学生说:读到这儿,你有什么处疑问吗?学生马上就问:为什么桑娜心跳得那么厉害?为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桑娜一家从早忙到晚生活也是朝不保夕,勉强度日,现在又要一下子增加两个幼小的孩子,桑娜不免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很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的事。所以当时她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然而善良的她还是打定主意,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两个孩子。桑娜富有同情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也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心上。
  这些看似矛盾的问题,却把学生走进了文字深处,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体会了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和功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5.突出结尾
  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往往令人意犹未尽。通过对结尾的质疑,不仅能让学生系统地理解课文而且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学生提问:为什么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教学中,教师通过抓住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既能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纽带。这样的质疑会给课堂带来活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二)不断激励评价提问
  为了使学生的质疑形成热烈的局面,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时要及时地表扬,并且要鼓励其他学生尝试。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所偏差时,教师不能随便否定,而应该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维。并且由于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欠缺,教师要不断地点评学生的质疑,恰到好处地进行完善,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质疑方向和使学生的问题尽量完整和清晰。
  三、析疑解难,回顾总结
  (一)精心选择,整理归纳
  学生准确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及时用简单的语言将学生的质疑板书下来,让教师和学生都心中有数。面对大量的问题,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做出筛选。非理解性、非研究性的简单问题,应该让学生当即回答或者教师当即回答。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偏差的问题,教师要巧用错问,使其顿悟。
  (二)认真阅读,展开讨论
  认真阅读也是解决疑难的关键。很多答案往往隐藏在课文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悟出答案。在朗读的同时,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激发积极性,拓展思维,教师要参与其中,聆听各小组的讨论,并加以指导。在小学高年级,对探讨性很强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有意组织辩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提出明确的结论,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三)总结回顾
  对于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得出的结论,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明确的结论性的意见。或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更加明确的答案。如果还有教学时间,教师可以针对课文,针对学生上课情况,换个角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更拓展性的问题考验学生,看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