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简述中国画的写意性

【作者】 付永华

【机构】 (青海美术馆)


【正文】摘 要: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
  关键词:中国画;写意性
  传统的中国画大致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顾名思义,乃工整的画.须笔笔运到,笔笔有交代。而水墨画可以极概括地抓住对象的神韵,寥寥数笔就形神兼备了。因此,在一般人看来,水墨画更能充分地体现“意”,工笔画只能写实而不善写意。事实上中国绘画有关于“传神”“气韵”的理论都是在晋唐工笔人物画灿烂辉煌的时期提出来的。中国画一开始便强调主客观的统一性,追求主观思乡情趣的表达,这便是中国画的写意性。
  一、工笔
  东晋谢赫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提到“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已经区分了疏、密两种画体,密体属于工笔画,而疏体则有了简的趋势,成为水墨写意画的先声。明代的唐寅有“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书”的说法,可见明代尚称“工画”。清代慵讷居士在《咫闻录》中写道:“关中马振,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今天沿用的“工笔画”称谓当肇始于此。《辞源》中“工笔”的注释——旧时画法有工笔和写意二种:用笔细密,渲染工致的叫工笔。
  二、写意
  “写意”在《辞源》中的注释有二:一是表露心意。二是国画的一种,以精炼之笔勾勒物之神意,不以工细形似见长。本文为了跟“写意画”这个概念相区别,写意专指第一种注释,即表露心意。从《辞源》中可知“写意”不但是画法的简称,它还有“表露心意”的含义。“写意”以其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为依据。在中国画领域中指的是画家为了表达出自己胸中的意象、情感和理想而不被客观物象的具体形体束缚。“写意性”是中国绘画的艺术观,也是区别于其他外来画种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它体现了画家特殊的审美取向。因此说写意性贯穿于整个中国画领域,无论是简括疏放的水墨写意画,或是笔墨工整的工笔画,都具有明显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三、写意画
  “写意画”历史悠久,她是“写意”观念与疏笔技法相会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式,是写意精神与“不似而似”、“逸笔草草”等形式技法相结合的画体。“写意”的理论萌芽于唐宋,成熟于元。元代以前对“写”与“意”是单独论述的。画论中“写”多指书法用笔,引申为一种倾吐、宣泄的方式。“意”字的本意应是“意思、意味”。明确将“写”与“意”相连,将“画意”变成“写意”则是元代的汤逅在其理论著述《画鉴》中提出来的。他所强调的“写意”是指类似书法中的直抒胸意的以“写”的方式表达“意”的内容,即是写胸中之情思意趣。 
  四、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和联系
  工笔画和写意画二者虽然在形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其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潘洁兹先生在《潘洁兹画谱—技法十要》中说:“中国画重意象,要求达意抒情。工笔和写意,形式虽异,精神实同。所以工笔重彩画要求笔工而意写。”我们在欣赏敦煌壁画时,看到其造型可以说既严谨又放达,线条既工整又洒脱,设色既浓烈且大胆。总之,它虽然是工笔画但也具有极强写意性。广义上讲,写意性的人物画是指中国绘画中那种崇尚写意精神,追求“六法”原则的人物画。它的理论思想涵盖水墨写意人物与工笔人物两种绘画形式,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总体精神追求。水墨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是偏重于表现技法的不同称谓。“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画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人对“意”的理解和领悟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无论是诗词、戏剧、书法还是绘画,无一不在追求意韵之中得到审美理想的升华。比如京戏中的《三叉口》,故事情节是素不相识的武林高手在黑店中相遇,误会间敌我不分在黑暗中展开搏斗,但是舞台上一片灯火通明,摸黑打斗的效果完全来自演员的逼真表演。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通过点燃的红烛,使人会意是在夜晚的特定时间。
  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对,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言之,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联。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意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