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预习

【作者】 土比阿呷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


【正文】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环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提高预习效果,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在就如何教会小学生预习语文课,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预习要有明确目标
  如果让中年级的小学生漫无目的地预习,学生就只会读读看看。读,不解其意地读;看,猎取有趣的故事情节地看,囫囵吞枣,草草收场,认为这就是预习了,完成了老师交给的预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乏味而失去兴趣,从而厌烦预习。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让学生预习,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预习任务。如让学生“读”的同时,边动手“圈、划、批、记”。“圈”即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不解的词;“划”即划出重点词、句、段,特别是关键的词,中心句、过渡段;“批”即用自己的语言把阅读到的理解的意思写在相应的词、句、段旁边;“记”即记下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自己不理解的句、段、以备上课时老师解惑或下课后与同学的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在预习时有了明确目标,就不再无所适从了,提高了预习效果。
  二、预习要有侧重点
  一篇语文课文,包罗内容较多:字、词、句、段,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修辞手法,思想内容等等,如果要求学生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各个方面老师都提出预习目标,即使目标再明确学生也很难完成,为了提高预习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综合分析每一节的侧重点,做到课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在预习时,让学生知道本课的侧重点,重点预习,这样学生在预习时把握了侧重点也就重视了,教师在进行新课时已是“水到渠成“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夜的工作》第一课时的预习提纲是:1、在通读课文的同时,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结合文章的句子进行理解;2、在书中画出周总理晚上是怎样工作的句子?3、在工作和生活上你感受到了什么?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抄写下来。把提纲写在小黑板上或存储电脑中,课前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这样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预习内容要精选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课文时,一般是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这些内容预习时间长了,固然能使学生学会一些预习方法。但有时难免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应大胆创新,试探着指导学生预习时,在精选内容上下功夫。如教学《黄继光》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回忆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形象,组织学生观看电教片《上甘岭》,使学生深刻了解当时黄继光所在营,接受夺下597.9高地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讲读课文时,教师再适时点拨,这样学生就加深理解黄继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
  四、预习形式要多样化
  学生预习的过程,是自主求知的过程,认识这一过程,组织得当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不同的课文应采取不同的预习方式,切忌千篇一律,形式单调。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多样化的预习方式,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如教《课间十分钟》,我利用课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观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教师适当指导,上课时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课后指导学生小练笔,学生也有话可说了。这种不拘形式的预习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达到了学习目的。
  五、预习方法要灵活
  教师教书,教无常法,学生预习也无定法。学生预习要因教材的不同,学生个体情况不同而不断改变。如在指导学生预习《西门豹》一文时,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扮演西门豹,老大爷、巫婆、官绅等人物,想象他们的神情、心理、语言等,看谁读得有表情,看谁“演”得“像”,这种预习好像演一场戏。
  六、预习要养成习惯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教师要反复培养训练。一要引导学生对预习引起有意注意,自觉运用预习提示;二要检查学生读的效果,看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是否懂得在书上批注,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总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扎扎实实搞好课前预习,进而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