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牧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 王卓曼

【机构】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第二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也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不论是城市或者农村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重要意义,而边境农牧区也是如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课堂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中国公民也越来越关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农牧区小学生的教学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提升,而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越来越重。基于此,农牧区小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正确认知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的权利转交给学生自己,以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
  一、 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农牧区小学教师需要紧跟教育现代化改革以及时代发展的步伐,接收来自外界的最新教育教学资讯,从而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当中,且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与个性喜好,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到这一点,并深入学生群体中间,全面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
  但现阶段的大部分农牧区小学教师观念仍较为传统,他们站在长辈以及上位者的视角上,认为小学生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足以信任。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一旦学生的学习进度滞后,教师就会非常忧虑,认为自己“手把手”的教学才是最为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长时间的灌输式学习只会完全压制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并且促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
  农牧区的教学条件本身就不够理想,这意味着小学教师更需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每一节课程正式开始时,教师就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围绕着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不断思考与探究,而教师则需要旁敲侧击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反思这一时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改善不良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
  教师不能仅仅将学生看做实现绩效的工具与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把学生放置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真诚的态度来与学生进行交互,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逐渐把学习变为自己的内在需要。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农牧区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积极思考才能获取相应的知识。为此,小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究,以运用自己或者集体的力量来主动寻求问题的处理方案,进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素质教育本身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农牧区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以及独立性。
  1. 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本身生理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农牧区小学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征,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从而构建起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来。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与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分析、理解、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助益。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促使学生始终维持着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并情绪高涨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当中去。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学习兴趣的加持之下,小学生会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接触并探索相应的课程知识,而在遭遇到困难时也不轻言放弃,而是体现出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因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而这一点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如果学生本身对教师拥有一定的好感,那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会更加强烈。基于此,农牧区小学教师必须树立起端正的职业态度,真正做到关注以及爱护自己的学生。教师需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基本生活与学习状况,时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在学生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从而帮助学生脱离困境,实现健康成长。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构建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使用激励性、鼓舞性的语言来进行学习评价,以使得学生能够获取学习所带来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如下语句:“你的想法非常独特,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太棒了!”“能不能换个角度再想想呢?你一定能够做到的!”“你的表现棒极了,其他同学都应该向你学习!”等等。
  三、 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部分农牧区小学教师往往只关心自己教了多少,而不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学习活动开展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本身,但部分教师只按照主观臆测、完全根据课程指标来组织教学,却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反馈情况,也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及时调整或者优化教学方案。农牧区小学教师需要首先从低学段学生入手,从预习、巧妙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等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而农牧区的孩子本身的语言能力较差,反应力与理解力也较为薄弱。小学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他们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必须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引领孩子们拨开迷雾、寻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扬帆远航。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农牧区小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有效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晓霞.关于牧区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及转化探讨[J].学周刊,2018(26):38-39.
  [2] 达娃卓玛.学如何培养农牧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