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创作思维 开拓习作空间

【作者】 才让项杰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三完全小学)


【正文】习作本质上是一项艰苦的创新活动,其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习作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习作指导就是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习作的创新意识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奠基工程
  (一)善于观察是创新意识的源泉
  善于观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是提醒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指导他们学会评价、鉴赏;二是尽可能带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这样使我们的学生不但能学会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二)勤于动手是创新意识的助长剂
  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弱点,近年来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布置学生假期做小制作,搞小发明与小创造等。为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校举办了学期优秀手抄报、学年优秀小制作与小发明展评活动等。
  办手抄报,要写文章、查找资料、设计版面,最后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拓展知识又能培养多种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小制作、小发明则要经历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的过程。甚至还要经历多次失败的考验,这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他们要思索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遇到的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和烦恼。正因为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了牢固的根基。
  二、激发学生习作的创新欲望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文章要出新,激励是关键。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各抒己见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习作最佳的切入点,准确立意,深入挖掘。为此,我校在习作兴趣小组活动时,拟定了以下习作题目供学生习作:
  (一)鉴赏评析类
  如,《我喜欢这里的风景》、《这个人(同学、邻居……)值得我学习》、《我认为这件事他做得……》、《评析〈某电影、电视节目〉》等。写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真心话,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生活中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的一些做法令人尊崇、感动、赞赏,有的则令人不满、伤心,甚至气愤,他们不但有自己的看法一,而且也需要倾吐、渲泄。
  (二)启发想象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样的习作题:《〈小猴子下山〉新编》、《未来的(汽车、房子、电脑、飞机、家具……)》、《未来的一天》、《假如我是(市长、工程师、经理……)》、《假如我成了千万富翁》等。这类题目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热爱科学立志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指导学生尝试创新习作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一)多角度表达
  多角度习作可分为两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以同一题材写不同文体的作品,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以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写。另一种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利用同一题材写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可提供这样的题材给学生:放学后,王哲和李帅同学在教室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题材写一篇习作。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结果他们写出了下列文章:《知错就改》赞扬李帅王哲有了错误能及时改正的精神;《我们不应该那样做》,写王哲准备溜走时,李帅劝阻他不该那样做;《你们都错了》写王哲和李帅犯了错误都悄悄溜走了。
  (二)多层次拓展、组合
  多层次拓展就是在课文已有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习作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象的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全新的内容。如《凡卡》一文,课文结尾写小凡卡在寄出给爷爷的信后,做了一个甜蜜的梦,梦里看见暖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正在念他的信……,文中对他的梦写得很简略,我就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以《梦回故乡》为题进行想象习作,让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凡卡,设想自己处于当时的那种环境下会怎样想,会有什么梦?结果,同学们的习作既联系了课文内容,又写出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还表达出对凡卡的同情,多数习作比较成功。
  组合,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需要学生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如学过《第一场雪》和《少年闰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少年闰土》中的“雪地捕鸟”和《第一场雪》中描写的雪景进行重新组合,想象闰土在鸟声中醒来后看到了怎样的雪景,他是怎样在雪地里捕鸟的……。这样练习后,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意点儿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儿,不要太神秘。”如果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一点,语言清新一点,文风活泼一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学生今后就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