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小学地方课程教学操作模式的研究

【作者】 李茂兴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西杨格庄小学)


【正文】摘 要:在地方课程中,立足学生的自主发展,就要尽量多增加学生自主式活动的时间,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加学习,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知识以及获得摄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其获得终身受用的动力。
  关键词:小学;地方课程;操作模式;自主学习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因而,它的教学有它的特殊性。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呢?
  一、课程资源构建的开放性
  地方课程就是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觉得既然是地方课程,就一定要利用好地方资源,不能纸上谈兵,应该让学生去网上、书店、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可以去参观、调查和访问。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而拓展课程的范围。”?作为一名地方课程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实践课标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请教他人等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积累大量的资料,也有了切身的体验。不仅推动“学”,也有利于“教”。“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起点,优化教学过程,大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活动载体设计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汶川地震惨不忍睹,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为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地震相关的知识,学会一些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我在地方课程活动中选择了《话说地震》这一课的教学。班上的学生查找资料渠道受到一定限制,加上我们学校学生见识面不广,所以我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具趣味。上课时首先出示震前、震后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反差,既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又为下面的环节做了一定的铺垫。而第二板块“地震中的可怕镜头”,主要是从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入手,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地震,切身感受地震的可怕,从而提高探究地震成因的积极性。然后到了第四板块时就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视频入手,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寓学于乐。从而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防护措施,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其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养成安全生活的良好习惯。后来又把关于地震的一些自然界的前兆做进课件,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眼界,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把教材厚化了,活化了,更适应于新课改前提的创新教学。同时又让学生感受了科学的魅力,激发孩子们从小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当前教学中多媒体这一先进教学手段对我们地方课程教学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后教学延伸的实践性
  学习最基本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字——“用”。两者关系很简单,即学以致用——学习正是为了能在生活中使用学到的知识。让地方课程与生活课程在课后增加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拓展到课堂之外。?如学了《有意义的压岁钱》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到同学中去调查压岁钱的使用情况,或者做个小小宣传员:合理地安排使用压岁钱的知识,又或者落实行动——这个星期我不要零花钱,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用到生活中去,这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强化有计划、正确地安排压岁钱,形成初步理财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使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课后延伸既具实践性,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
  四、引导式自主学习
  引导式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师出示的思考题、练习题进行的有明确导向性的自学。它要求教师做到:(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2)精心设计训练,提供自主学习的方向。教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其所喜闻乐见的训练之中。(3)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教师除了以自己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測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如《独特的交通工具》这一课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发现与平常接触中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独特的?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材料,做一做,最后得出实验报告。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对独特的交通工具的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交通工具的感性认识,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蕴涵着深奥的知识。?在这活动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大胆畅想。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活动思路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并不断充实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这一活动没有明确的组织方式、组织内容。因此学生可以自己设想方式和内容进行预算,同时又得考虑到许多隐含的问题。这跟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施地方课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欣赏好奇中培养创新意识,在悦纳想像中拓展创新空间,让呆板的课本内容鲜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感受已知的层面,拓展到想像未知的多维空间,并在善诱求异中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提高地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我们活用教材,关注学生,使地方课程教学真正做到有效!?
  参考文献:
  [1]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
  [2]张朝珍.课程资源研究概述及发展路径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