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 王小娅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镇龙中学)


【正文】  摘 要:现阶段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当匮乏,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彰显民族自信。”在农村高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农村高中;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孩子很少真正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过的是洋节。更可怕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这些现象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现状:从自己授课与平时和学生的交谈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如《论语》《史记》等,大部分学生表示只听过书名,并不知其内容。这种现象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现状一:学生对当下流行歌曲张口就来,却背不出优美的古诗词;捧着漫画书看的津津有味,却对古典文献敬而远之。
  现状二:外来节日“情人节”“愚人节”等广受学生追捧,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却受冷落。
  现状三:有的学生连基本的书信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言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甚至在一次模拟考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在一道关于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常识题,竟然有些学生将《水浒传》和《西游记》的作者都搞混淆了!这样的错误让我认真地审视当下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
  现状四:近年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的泛滥,使网吧、娱乐周刊、影星歌星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被这样的社会文化包围着、浸染着、干扰着。他们迷恋于武侠小说、言情故事和武打影视片当中,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多的青少年空暇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漂流,以致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对自己的父母轻者出言不逊,重则跳楼恐吓,离家出走......
  那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高中课文中的文言文,就是些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的“礼治”,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目前的现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在教授《苏武传》时,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二、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作文是写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到那使自己心灵震颤的瞬间,是否敢于倾吐令己难忘的人和事,从而让自我情感释放出穿透人心的力量。作文写作不仅能体现学生的文字功底,还能显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等。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苏武传》后,从学生的笔记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蹦出的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在讲到《陈情表》时,重点讲解李密的“孝”,让学生进入情景,然后带着李密的情感,完成关于“孝”的写作,这样学生的情感就更充沛、强烈。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更真挚。
  三、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我知道”知识拓展活动,让学生自行搜集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知识。如搜集“成语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传统节日”等,利用阅读课或班会课在班级中交流,并选出心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小达人”,鼓励学生多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知识比赛。如“国学诵.经典诵读”演讲比赛、“传统文化征文比赛”、“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等,也可以以小品、相声等形式来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
  四、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濡染书香文化
  师生在教学中共荐好书。如学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推荐其书法作品,感受“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魅力;讲到“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时,推荐苏轼诗文及书法遗作,感受东坡先生博大精深的人格魅力;学习《长恨歌》时,了解白朴的戏曲《长恨歌》,感受戏曲艺术的婉转曲折、一唱三叹......
  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交流会。让学生在图书馆或自己购买相关书籍,成立班级图书角,放置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供学生交流。每月举办一次传统文化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全班同学分组交流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然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受益,训练思维,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讨论,引起共鸣。
  五、引进电视文化节目,传承传统文化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国学的重视,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中国成语大会》《百家讲坛》《开讲啦》《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受到热爱国学的人士的热烈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将中国的优秀成语及典故,优美汉字以歌曲或比赛的方式,人人参与,轻松愉快中积累和整理文化,真正学以致用。
  总之,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而语文教学又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田忠《浅谈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2015(39):201-201
  [2]杨军《浅谈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0) :70-70
  [3]胡永慧《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文教资料》 ,2017 (8)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