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有效创设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

【作者】 付荣香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经久乡中心小学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进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正文】

当今社会提倡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导。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创设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探究情景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而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们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 + 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 + 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 + 3”、“7 + 4”、“6 + 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

 

        二、从生活化到数学化,创设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创设应用情境、培养创造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年来,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长期这样的训练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教师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学了简单乘法后,以家里的母鸡生蛋为题,提问:“小明家里共喂养了6只母鸡,一只母鸡一天生一个蛋,那么这6只母鸡一天能生多少蛋呢?” 一个同学就写起来:1+1+1+1+1+1=6。另一个同学就说:“老师,这个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6×1=6。”笔者对他们进行了表扬。

 

        四、通过动手操作,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并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把现实中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操作,在感性认识中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例如,在教学《数数》《同样多》《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内容时,都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进行教学。在教学《同样多》时教师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要求摆的□与☆同样多,感受同样多。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时,让学生先摆3个☆,然后再让学生摆△,要求摆的△比☆多1个,怎么摆等。教师走到学生身边发现有摆得好的,用相机拍摄下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摆很多种。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从而得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亲自动手做一做,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

 

        五、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潜能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可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精心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上创设这样的竞争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具体是这样操作的:把全班学生每6人为一个小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上课守纪律、会听讲、会提问、会思考、会合作、会交流,就奖励他们,每人次100分。如果小组每个成员都表现很好的话,就给他们组奖励600分。课尾,评出优胜小组,分别为:冠军组、亚军组和季军组。老师和全班同学向获得冠、亚、季军的小组鼓掌表示祝贺,获奖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喜悦的心情。教师对表现不够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提出希望和要求。把竞争机引入课堂,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那个小组会听课,那个小组会合作,那个小组学得好。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总之,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空间,教学时""用教材,用""的例题,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