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初中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

【作者】 常春芳

【机构】 (四川德阳市中江县南山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初中语文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应从有效备课入手,狠抓课堂新资源建设,即探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筑就高效课堂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设;生成
  新课改呼唤新课堂,新理念重建新课堂,新手段成就新课堂。在芸芸众生的追逐中,高效课堂、活力课堂正成为教育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初中语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掀起了课堂教学模式新革命,从有效备课入手,狠抓课堂新资源建设,即探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筑就高效课堂的创建途径。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注重预设与生成,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为同仁献上我之感悟。
  一、以弹性预设为基础促进生成
  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共同创造的产品。“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诸多方面。
  (一)弹性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是导航的方向标。教师只有精心预设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理性地对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防止“随意性”产生。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课前我预设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与父母之间,“我”与同学之间的种种关系、矛盾,以及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等等,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生成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弹性预设教学进程
  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进程是无法硬性预设的。活动细节的控制,活动的量、度、面的把握,有时甚至活动形式的采用都可能是临时生成的。就是连朗读、复述、背诵等基本常见教学活动也是富有弹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是最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因而也是教学活动最积极的生成点。生成的活动或者能对这些最基本活动作进一步完善,或者能促进其它教学活动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古诗《送友人李白》时,组织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暴露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情感表达不热烈,这是朗读活动中的老问题。二是脉络把握不准确,情感表达不明显。这些生成点,我及时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再次、多次有感情地朗读才得以解决。
  二、以动态生成为手段完善预设
  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生长和建构,是教学过程中新资源的“突然来临”。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资源层出不穷,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应以预设为准绳,选择加以用之。
  (一)抓住有意义的动态生成
  精彩的生成总让人感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有意义的。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狼》的公开课时,竟用了大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探讨屠夫该不该杀狼的问题,课堂中学生表现得热热闹闹。这样的生成,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更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地正确引导,才能对文本解读有意义。我们在积极倡导生成时,一定要准确判别选文的功能,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恰当处理教材,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教学生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处理课堂的生成,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归纳有价值的动态生成
  学生由于多种差异,面对同样教材、同样课堂、同样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这些看法就会生成不同资源。教师在处理这些资源时,要抓住重点,突出价值,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课堂中有价值地生成可能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我们要能作出积极反应,尽快判断出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开启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价值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元曲《天净沙?秋思》,当讲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时,一位男生忘乎所以地学了乌鸦叫。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随即将目光齐刷刷盯住老师,意思是看你老师怎么处理。这位老师冷静地笑了笑:“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乌鸦叫,不正是受到诗中环境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吗?同学们从这一鸣叫声中,一定能体现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鸟鸣的诗吗?”课堂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大家纷纷说出了许多古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然后全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诗歌的学习,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三)探讨有深度的动态生成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开展探究教学已成为众多教师的热衷行为。这种教学必须具有一个难于突破的思维拐点的问题,而课堂生成中,有时就会提供这种资源,只要教师能慧眼相识,快速抓住,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就能很好突破难点,化解重点。如我自己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有学生问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讲的究竟是作者想像的自己在夜空中起舞,还是作者在人间起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当时在一瞬间想不出对策,但是马上镇定下来,首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就让其它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余地。当时,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想像,一种认为是在人间起舞,大概是各占了一半,我呢干脆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话题辩论。通过激烈辩论,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
  参与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中学语文教学》,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