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汝 朋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学区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数学教学也是这样,更要符合其发展规律的要求。数学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平台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技能;数学语言;符号语言;过程;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同时还要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平台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养成。
  一、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
  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在知识的传授上,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等,对某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借助几何图形、生活中的实物给以讲解,等学生理解后,再进行模式化,用符号语言加以表示。对一些数学专用名词采取多种方式耐心给学生解释。刚学代数的初一学生来说理解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可以说有部分没有重视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出现自己读题读不懂,老师一读就明白的情况,主要是数学语言表达不准确。准确理解数学语言,先从文字与符号的交替叙述训练。再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多采取几何图形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题意用数学符号表示出题意,也可以有意识的搞一些专题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二、注重数学概念的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 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比如学习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 概括层次(如变量说、关系说、对应说等)同时要重视概念生产的过程,在初中阶段一个核心概念的生成融入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里面的,比如实验法,类比,由特殊到一般的转换,化归转化等,比如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就是通过转化由由三元到二元,由二元到一元的化归思想……所以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是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其次依赖于掌握,应用定理和公式进行推理、论证和演算,
  三、鼓励学生实践操作,注重探究过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经常获得成功,就会相信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成就感,因而有强烈的自我动机,愿意面对挑战。面对可能的成功,学生会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面对可能的成功,还可能激发学生用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这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既要多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又要努力使他们的探究能够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让学生充分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中学习、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中一个自我修缮与提高的机会。
  四、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性
  初中数学阶段,进入数学的初步演绎推理阶段,数学解题的过程有简单的文字语言过渡到符号语言,在数学解题中过程很重要,它体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刚上初中的学生要注意数学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规范的解题过程也是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当我们在解答一道数学问题时,常常将问题的结果或者解题的途径作出大致的估计或猜测,这就是直觉思维。在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时,要时刻注意利用直觉思维解题,以培养自己能把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能力。直觉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身也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是解题的基础,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数学思维方法很多,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这些基本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学会思、想,平时一定要遵循数学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同时又可有效地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个复杂而系统的领域,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克服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吉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2018年07期.
  [2]高玲玲;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文献综述[J];学周刊;2017年15期.
  [3]唐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年04期.
  [4]丁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