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低段学生统计意识培养的几个途径

【作者】 盖秀杰 赵 艳

【机构】 (黑龙江省萝北县第一小学)


【正文】我们都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许多数学问题要想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再通过分析和比较做出判断,从而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有效信息;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就要从小具有统计意识,对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主动进行统计,从一个一个的计数开始,其实孩子的统计意识已经产生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庞杂,他们或多或少就会忽略了统计的重要性,而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诸如“解方程”、“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这一类难度较大的问题方面。诚然,即使到了中学,学生每学期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也只占很少的比例,像“加权平均数”、“方差”等内容。但实际上,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学习统计知识的过程中,涵盖了其他各个层面的数学常识,比如计算方法、绘图技巧、最优化思想等等,尤其是当孩子走向工作岗位,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绘图和制表,向上级汇总公司的运营情况,每个月的数据上报,都是以统计的学习为基础的。综上所述,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
  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呢?我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研究,觉得要想让学生感受统计的重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统计兴趣
  一年级新生,从第一天走进学校开始,他们的生活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变化契机,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入手,初步激发孩子对统计的兴趣。比如在入学不久,教师可以给孩子发一个表格,设计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例如:数一数,咱们有多少个男生“多少个女生?”咱们班级有多少孩子是同一个属性?孩子刚来到学校,对一些都觉得那么新鲜,而且有些孩子刚会数数到一百左右,所以对于这类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喜欢数数,还特别喜欢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老师再提出要求,让他们用喜欢的符号表示自己统计出来的数据。当然由于孩子的发散思维非常广,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适当的举一些例子,给他们出示一些符号,比如五角星、正方形、“正”字,小花朵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画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最后连自己都说不清楚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了。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可以作为统计的素材,比如让孩子数一数,比一比,今天班级有多少个同学是坐车来上学的,有多少个是自己走着来上学的;或者说一说有几个同学来自同一个小区?来自同一个幼儿园等等。孩子在一次次的统计与汇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然而然的对统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从日常学习入手,指导学生统计方法
  进入一年级以后,孩子学习的内容与幼儿园截然不同,一年级级的数学内容,除了以数的认识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为教学的重点,还有就是图形与几何。但是统计也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单元。很多人对低年级的统计学习有误解,认为就是把同一类的数一数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在培养学生统计意识的时候,还要教会学生甄别,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这种甄别能力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中也要引起注意。比如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思考,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哪些物品是同一种颜色的?哪些物品是同一个材质的?哪些物品是同一种形状的?不同的分类标准是孩子学会甄别的前提。除了教材中教给孩子的统计方法,孩子还可以自己去发现,比如利用假期让孩子去找一找——小区中有多少孩子上的是画画兴趣班?有多少孩子上的是舞蹈兴趣班?还有多少孩子上的是书法兴趣班?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孩子要调查清楚并不容易,他们为了解决问题,会找到不同的调查数据途径。比如问家长,或者去兴趣班门口问一问,还有的会打电话调查,或者发调查问卷,在一次次的日常调查学习中,他们会明白数据的统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并不是都直接呈现在书上,而是学要有人去细心的、一点一点的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行,这对孩子在统计的学习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有很大帮助。
  3.从合作探究入手,培养学生统计习惯
  除了在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随机的布置一些数据收集和整理任务,难度稍大的问题,孩子自己很难完成时,进入二年级的学习后,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相应的统计实践作业,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小组合作完成。比如在二年级下学期,五一放长假的时候,我就按照学生的居住区域,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给他们布置了两个调查任务,一是调查一下自己所在小区的家庭,有多少个家庭的家长外出旅游,有多少个家庭的家长在家陪孩子写作业,还有多少个家庭的家长没有休息,在单位上班。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孩子们自己觉得完成起来有困难,他们对小组内的六个成员进行了分工,有的找父母帮忙,印了一些调查问卷;有的去小区的物业,打听原小区内的停车场有多少辆车,假期少了多少量,想从车辆的数量变化入手,初步了解个家庭的出游情况。还有的孩子发动小区里的其他孩子,了解有多少孩子的家长假期在单位加班,没有休息。虽然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家长很不耐烦,但是当听说是孩子的假期作业时,他们大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也愿意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这个似乎很难完成的任务,在孩子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放假结束后的第一天,每个小组都上交了调查报告,有的小组还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我趁机问孩子:“在这次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的孩子说:“假期出门旅游的人很多,说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还有的说:“在饭店、商店工作的人假期基本不休息,她们都非常辛苦啊!”有一个孩子这样说:“老师这个作业太难了,需要接触不同的人。开始有点害怕,后来就不害怕了。”其实我也知道,孩子们统计的数据不一定全面和准确,但是孩子在数据的搜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合作探究、勤于思考、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最值得肯定的。这也是我们培养统计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4.从设计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统计能力
  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统计意识基本建立,大多数孩子觉得统计很简单好学,但往往在测试中,关于统计的问题完全答对的情况并没有时常出现。特别是一般的统计题目的最后一道题,通常是一道拓展延伸的问题。例如题目会问:你在统计表(或者统计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对于途中调查到的信息,你想说些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这两个问题在统计测试题的里面出现频率极高,但孩子们往往不会深入剖析字面隐含的意思。例如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就会简单的问一个“谁的数量最多多或者谁的数量最少”这样的问题;第二个问题,为了避免出错,孩子们也都会挑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并解答;第三了问题,孩子们的回答更加天马行空,抓不住出题者的意图,认为只要写了就应该给分。单纯地从考试的角度分析,孩子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老师要谨记,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孩子在做这一类统计相关的题目时,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就非常重要。在进行这一类题目的训练时,可以分类进行练习。第一类题目,要强调发现的信息要有价值,有效才行,否则就不能算对。第二类题目,可以按照提出“一步计算”、“两步计算”或者提出“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等不同要求尝试着从低到高,从简到繁进行问题设计训练。第三类问题,则一定要教会孩子,好好审题,多读两遍题目,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不要随便乱写,那样不会给分。有了统计意识只是第一步,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统计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统计这部分教学研究的方向所在。
  以上是我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统计意识方面所做的一些教学尝试,经过这些尝试,我最深的感触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只局限于四十平方米的一间教室,他可以涵盖学生生活各个方面,数学知识和学习来源于生活,这种体会不仅学生有,教师也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