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作者】 李淑梅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教育的继续发展,各个课程都处于了不断改革之中,数学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自然处于了改革的前沿。初中阶段,是学生总结数学知识,同时为高中教育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就目前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的本义来看,教育的落脚点是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虽然许多学校都在积极响应这一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了一些弊端。本文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展开,并提出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方式,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综合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枯燥、方法单一、对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现状。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及实践的机会降低。其次,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初中生学习特点及兴趣爱好,单一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加大学生任务量、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探究过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养成的重要性影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停滞不前。
  2、改善措施
  2.1 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对于现在的许多学校来说,常常将老师或是把学校的管理人员放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学之中真正的最终受用者——学生。教育发展的第一步是观念上的转变,因此将教学主体从新回归到学生身上来就是很重要的一步。学生既然作为教学的主体,那么教学质量的好坏就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在学生的主导性因素不断增强的状态下,就要把初中教学方式更多的向学生易于接受的,学生的兴趣关注的方向靠拢。另外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学生的教学心理上也应该积极关注,教师在进行知识灌输的同时,除了照顾到学生知识上的接受能力以外,也要考虑到学生心理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之中,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相应的尊重和一定自由,充分展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在尊重与关心学生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2.2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遗余力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提进,之前的单一的片面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被时代所推崇,教学的重点已经转换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来。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三点建议。首先,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要急于给出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性思考,帮助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给学生相对宽泛的思考时间和学习自由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被课程改革进程所接受,也不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灵活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同伴,一同进行思考。学生之间也可以建立起讨论小组,自主探讨,给出结论同时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要说明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深入探讨数学内容的审美内涵培养学生数学美感,以此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2.3淡化教学结果、重视教学过程
  注重教学过程可以弥补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缺陷,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还会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入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索能力和发掘能力。在此基础上也能够使数学更趋近于生活,淡化教学结果是数学学习向数学活动转变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潜在能力,也能够使学生的这种潜在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应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教育目的。现在的数学教育多以统一的大纲为指导,在统一的考核制度下进行常规性的教育和学习。然而,学生的智力和基础都不尽相同,这种教育模式显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所以要努力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尽量丰富教学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教育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重视度也进一步推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并基于学生培养的理念进行为落脚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大了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为主进行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发挥人本观念的作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合上文可知,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内容、方法、进度的设计,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减少了课堂教学中教授与学生矛盾的产生,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以学生主体为出发点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徐海兵.新课程导学.2016(08)
  [2]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邓清珂.高考(综合版).2016(06)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唐丽娜.科技资讯.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