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在地理复习课中的实施策略研究——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

【作者】 谢家薇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浙江省新课程标准即将公布、新教材即将推行的背景下,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教学策略,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为例针对地理复习课堂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字:复习课;核心素养;教材改革
  一、新背景对复习课的新要求
  2014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今年是浙江省新课程标准即将公布、新教材即将推行的特殊时期,新背景对地理复习课有了新要求,在未来的地理试题中必然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上。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更好地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体现核心素养应重点处理好课堂上四个方面的教学关系: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和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知识条目罗列和知识结构搭建、教材内容呈现与具体情境创设。
  (一) 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和规律
  新高考的地理选考考察的重点放在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学科素养的提升上,要求考察考生对所学地理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堆砌,割裂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复习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想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必须在地理复习课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去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产生或存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上能有效搭建现象与原理和规律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寻求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二) 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
  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而言都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笔者发现:不同学习方式达到的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在24小时后,学生对知识的保留度因学习方式的不同呈现出5%—90%不等。(见表1)










表1
  从上表中不难得出,学生在课堂中作为主体的参与度越高对知识的保留越深,因此在复习课的课堂讲解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这与传统复习课以教师引导为主,盲目回顾知识点,搭建知识结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同时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作为课堂节奏的把控者应通过导入、过渡、小结、总结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避免课堂失控。
  (三) 知识条目罗列和知识结构搭建
  传统复习课不少教师采用“考点呈现、经典回顾、重点剖析、例题讲解、习题巩固”的步骤来完成。这种复习方式的优点在于考点落实到位,解题方法渗透完全,但却忽略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点的记忆零散、体系混乱。在考试中遇到与课堂例题不同情境的试题时往往答而不全,表达混乱,对于换汤不换药的试题举一反三能力较弱。核心素养形成背景下的复习课应该是对过去知识点结构的搭建,通过复习案例讲解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与本节复习内容有关的知识框架图,用发散的方式去思考,用概括的方式汇总总结,既是整体的也是全面的。
  (四) 教材内容呈现与具体情境创设
  现行地理教材中知识点的呈现大多采用具体案例的形式,教材案例的选取有其典型性和针对性,在新课的讲解中往往使用较多。但复习课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一味套用新课中已经出现过的案例有些重复、累赘。不如大胆创新,自选案例,或对教材案例进行大胆舍取、增补,只要紧扣知识要点呈现的新案例往往能给枯燥的复习课更多的趣味,也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活学地理、活用地理知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教学策略搭建
  在复习《地球表面形态》一课中,笔者首先通过搭建知识结构图唤醒学生旧知,再以全球大尺度和小尺度的地理景观图扩充结构图,接着以九寨沟地貌形成情境的创设来完成知识点深度解读和学生的深度学习,最后让学生自主归纳一般地理复习方法,实现地理复习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 建立知识结构图——回忆地理概念
  教师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填空的方式初步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搭建起来。(如图1)







图1
  构建主义者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此环节的设置是期望学生通过搜索大脑中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地理概念完成一个初步的知识结构图,从而明确各地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观察地理景观——补充完整结构图
  上述的知识结构图是学生记忆存留中直观、粗糙的部分,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部分,仍有部分知识点的缺失,而缺失的部分恰恰是学生记忆的盲区,通过具体景观图(见图2)呈现配合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能提高这部分知识结构的复习效率同时完善本节课的整体知识框架。











图2

  此环节中笔者选取了以撒哈拉、红海、马里亚纳海沟、科迪勒拉山系为主的宏观大尺度地形区,以长江三峡、庐山为主的区域小尺度地形区,让学生从空间视角、尺度变化的角度了解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从而认识到内力和外力作用是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将地理现象与地理原理、规律衔接起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 任务驱动——落实素养目标
  通过对知识框架图的搭建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有了结构性的认识,但作为复习课仅仅认识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引入九寨沟地貌形成的情境案例,设置三个探究环节,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地表形态形成的理解。在案例选取的时候笔者考虑到既要体现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深度:在学生认识到内外力共同作用地表形态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实际上的地表形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时间和空间共同演化的结果。同时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案例情境的探究之中,综合之下,选取今年刚发生地震的人间天堂——九寨沟比较适合。这个过程也是突破教材内容,自创情境案例的备课过程,在情境案例的设置时要尤其关注紧扣复习要点,既体现复习课的新颖又回归复习课梳理知识、运用知识的本质。
  1. 雏形——探究九寨沟地貌的形成基础
  材料一:4亿年前这里海水清澈温暖、阳光直射海底、生物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生物骨骼在此积形成碳酸钙物质,亿万年后其总厚度高达4000米。
  材料二:330万年前九寨沟受附近的                板块和                板块                  (挤压或张裂)影响,覆盖着厚厚碳酸钙的岩层开始上升。九寨沟的雏形诞生了。











  问1: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材料二,并说明在九寨沟雏形形成时主要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形式。
  区域认知始终是地理学习的核心之一,此环节的设置将区域背景设定在青藏高原(见图3)附近,通过对该区域地貌形成的认知联系九寨沟地貌形成的内力原因,通过联系材料填空的方式说明外力沉积形成碳酸钙层,为之后探索九寨之美奠定基础。
  2. 雕琢——寻找多样地貌造就者
  材料三:300万年前,全球气候进入冰期,高原面冰川广泛发育,当地出现了数次大规模的降温。
  材料四:当水中富含钙离子,流速度较慢时,经过长年的沉积,水中渐渐生成不同形状的含钙沉积物,就是钙化的过程。












图4

  问2: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所述九寨沟的“峰”、“沟”、“瀑”、“海”形成所依托的地质作用。
  综合思维是联系各地理要素的系统思维,也是对地理事物发生发展演绎推理、分析归纳的动态思维,更是时间与空间的全局思维。笔者在组织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以四张九寨沟风景名片(见图4)切入,让学生理解九寨地貌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在冰川侵蚀形成宽沟的部分由于知识内容难度较大笔者加入动画演绎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站在时间的尺度认识地质环境形成的漫长,站在空间的尺度认识不同外力对不同地区地表形态雕琢的多样性影响,在推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地表形态成因的分析,从而掌握地理学习的综合思维。
  3. 重创——仙境跌落凡尘的破坏者
  材料五:从1968年到1979年人类以每年超过10万立方米的速度进行森林采伐,直到1978年九寨沟才建立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地处龙门山断裂带附近,该地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多发,2017年8月8日一场7级地震袭击了九寨沟。










图5

  问3.①结合材料五和3张图片(见图5),分析九寨沟(图中A点)经历重创的原因。
  ②学习九寨沟地貌形成后,请寻找家乡的任一地表景观,采用资料搜索、地理观察、野外考察、撰写报告的形式分析此景观的形成原因。
  在此环节中通过对九寨沟跌落凡尘的原因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多因性的,不仅和地质作用有关还有大气作用、人类活动的参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对这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用整体性的综合思维去看待。其中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的过程能体现人与地理环境相处的核心思想,由此可引导学生关注正确的人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对家乡地表形态的调查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地理实践力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对九寨沟地貌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原因分析学生已经形成了一般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要认清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要借用一个全新的情境案例加以判断。家乡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也是学生最为熟悉、最易取材的情境(如宁波的丘陵山地改造梯田、沿海地区的围海造陆等),通过对家乡地表环境的分析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也是实现乡土地理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 自圆其说——突破地理复习方法
  通过重组框架——完善框架——主动探究三个环节的落实,学生能够自主梳理知识内容,实现技能应用迁移,但一堂成功的复习课不仅仅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复习,更高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复习的一般方法,因此在课堂的最后笔者安排了学生自己对自己、对同桌讲解复习方法的环节,力求突破地理复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别人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复习结果,同时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口头交流中发现自己复习方法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三、总结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往往花了大量时间而不得要领。如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新教材改革来临之际全体地理教师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依托九寨沟地貌的形成为复习情境案例,对复习课的课堂展开做了简单叙述,希望能为地理课堂有效复习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京鸿.新课程地理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钟启来.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3]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