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前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衔接

【作者】 蒋 云

【机构】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正文】摘 要: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阶段的区别较大的教育,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还需通过积极的理论学习和深人的教学实践,加强对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切实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衔接;方法
  《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前教育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阶段的区别较大的教育,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方式上实现有效衔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本文就教学方式上如何实施幼小衔接的经验与做法,作简单阐述。
  一、从以游戏教学为主,逐步向注重知识传授倾斜
  学前教育的教学对象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不完善阶段,他们主要以直观印象为主,自我控制能力差,体质处于发育阶段,好动不好静,好奇难持续,分心不集中。因此,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比较适合的教育形式是游戏教学,所以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用玩游戏的方式把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这五门课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小学面对的儿童不论是智力发展水平还是认知水平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面对各学科的系统学习都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所以小学的教学模式不再以游戏为主,应该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因此,在学前班教学中,就要逐步由游戏为主的教学,逐步向知识的传授倾斜,增添一点知识传授,以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二、从松散课堂纪律,逐步向适当约束幼儿言行过度
  学前教育对象是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以直觉思维为主,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的比较短。因此,学前教育应以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以幼儿兴趣爱好为重点,张扬幼儿个性,对幼儿课堂上的言行基本上是“松散”管理。而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教育对象是7岁左右的儿童,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一定的进行系统学习的能力。课堂上,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鉴于此,我们在学前班教学中,就注重对幼儿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重视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在幼儿课堂言行上、纪律要求上要严格一些,稍微增加一点纪律的约束,力求为幼儿跨入小学更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从单纯激发兴趣,逐步向具有一定深度教学发展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幼小衔接,就要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要把教学方法由单纯的激发兴趣、“玩中学,学中玩”逐步向小学教学的“系统化”方向发展。如,我们发现学前班一些幼儿不喜欢歌唱,更不愿意歌唱。究其原因,与幼儿教师的教唱方法单一、枯燥无味有着较大关系。因此,我们就在歌唱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学前班歌唱教学的教唱方法,即“六步教唱法”——新歌介绍、整体感受、理解记忆、学唱新歌、多样练唱、自由创作六个教唱步骤,这样的教学法优点很多:教唱环节鲜明,教唱过程清晰,教唱方法明了。
  四、从教室环境布置,逐步向有小学味转变
  丰富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都会给儿童学习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学前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课桌可以活动的,可以根据随机组合成教学需要的形状,整个教师环境富有儿童情趣,幼稚味很浓。而小学教室墙壁布置简单,摆放的只有桌椅,座位也相对固定,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因此,学前班在教室布置上,也要一定程度和时间段上体现一些小学的味道,为幼儿未来能够适应新的小学一年级学习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五、从“专注力不高”,逐步向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倾斜
  幼儿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他们的专注力保持不久,完成一件重大任务很容易分心。实践证明,专注力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很难胜任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敏捷性,而专注力的关键培养时期是学前阶段或小学时期,因此,注重幼儿专注力训练,培养幼儿倾听好习惯,可以为幼儿今后在小学提高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发挥更好作用。我们的做法是,教学中,当幼儿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师就在确保其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会去打扰她。还可以通过给幼儿玩一个游戏,以此来训练他们的专注力、速读能力。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在学前训练时,我们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路边广告牌、海报广告让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在家里,每天放学后留给自己孩子一定的固定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折手工、涂颜色、捏彩泥。除此之外,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中融入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道德素质的培养及幼儿人格形成的培养。这样,在老师和家人的影响下,幼儿们也就养成了自主动手、自助阅读的好习惯。他们升入小学后,这些好习惯就会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从“包办代替”,逐步向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转向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因此,作为学前班的老师要引导家长在家里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等等。作为学前班的老师,则要有目的地让幼儿自己整理的学习、生活用品,如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这些,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幼儿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地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习惯,就会有利于他们今后进入小学的学习。
  此外,我们在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大班和学前班幼儿扫地、拖地,参与整理教室等;在家里,要求家长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独立、自主生活能力。这样,幼儿在入小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总之,通过采取上述6种措施,能有效实现幼儿园从教学方式上于小学的衔接。当然,还有更多的更好的措施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我们教师要一切从幼儿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张晓志;;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3]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4]韦小明;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