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作者】 王启祥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学校)


【正文】摘 要:通过运用转化思维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灵活程度,并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应用类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转化思想的思维模式,通过日常教学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较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转化思想这一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如若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思维方式,不仅在小学阶段能够解决相关的应用难题,也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准备了一件实用的工具。笔者将从日常数学教学中得到的经验,谈谈自己转化思想这一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一、递进推理的转化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到递推方式,即通过多个例子的列举,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规律的方式。根据实例,运用代数方式,把数学语言用字母表示。代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普遍规律进行记忆和使用。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率时,直接给出公式让学生生搬硬套的模式,难以让孩子把公式活学活用,教师并未直接给出公式,而是通过多个实例让孩子自己总结归纳出规律。一套餐具为一双筷子加一把勺子,筷子2元一对,勺子3元一个,买10套餐具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出的解题方式是:1×10+2×10=30;另外一部分给出的解题方式是:(1+2)×10=30。两种解题方法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从而得到如下结论:(1+2)×10=1×10+2×10。类似的实例,如衣服裤子、锅与锅盖等等,让学生经过多次演算后,再加入代数数式:(a+b)×c=ac+bc。运用这种递进推理的转化方式,将数学公式推演出来,让复杂的形式变得极其简单明了,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得非常清楚,完全实践了递进推理的转化思想。
  二、类比的转化思想
  类比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部分特征属性相比较,从而比较出相似之处,根据原有例证得出新的例证的推理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方法通常能做到运用就知识学习新知识,运用复习来学习新内容,从而温故知新,更好的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教具,将一个圆柱体的侧面沿母线展开,将曲面展平成为一个平面,学生感知到这是一个长方形。通过类比的转化思想,让学生复习一下长方形面积公式,那么圆柱体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a=圆柱体底面周长2πr,长方形的宽b=圆柱体的高h。长方形面积公式S=ab,那么圆柱体测面积即为S=2πrh。通过类比的转化思想,学生完全不需要死记硬背,运用理解就可以牢记公式。
  类比的转化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对于难解难背的内容迅速理解,加强记忆,有助于小学数学学习效果的实现。同时锻炼了学生具象化的思维,帮助小学生进行了思维拓展。
  三、假设推理法的运用
  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一个结果,再去合理地推理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或者假设出一个未知数,运用未知数正向解决问题,较多应用于应用题。
  例如,小明出发去上学,他看了一下实践,步行每分钟75米,将迟到8分钟,汽车每分钟150米,可以提前6分钟到达,问小明出发时离到校时间多久?借用未知数方法,假设小明距离到校时间X分钟,列出以下算式:75×(x+8)=150×(x-6)计算得到x=20那么得出小明距离到校时间为20分钟。
  基于此,运用假设推理法解决小学数学中逻辑思维较强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变得直接和具体地抓住问题重点,将无从下手的题目的解答变得轻松,将未知变成已知,一旦有了已知的x,运用正向思维,就可以解答问题。避免了绞尽脑汁从题目往回倒推算式的困难。
  四、拓展思维
  如果教师将数学教学仅仅局限在数字范围内,或者仅仅局限在课堂范围内,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就不够直观,公式全靠背,解题方法只有一种,那样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数学学习的失败。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转化思想,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举例说明,在学习立方体物体面积公式的时候。学生在接触这一课之前接触的都是平面的形状,立方体较之之前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部分学生可能很难立即掌握。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拓展思维。准备一个装了一部分水的大量杯,把一个金属长方体完全没入水中,观察量杯中水面上升的刻度,计算出水面到底上升了多少毫升。这个上升的毫升数就是全部没入水中的金属立方体的体积。取出立方体,量立方体的长宽高,运用公式三者相乘,就是立方体的体积,与水面上升数是一致的。也可以换一种方法,采用教具空心金属立方体,在内部装满水,再将水倒如量杯,看看这个立方体能装多少水,即是立方体的体积。在学习部分较复杂形状的体积时,也可以用这个办法去验证,使学生的理解更加直观,对公式的记忆也更加轻松方便。
  学生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将数学知识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应用于生活之中,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实际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知去解决未知,发散思维,拓展思路,提高了数学思想应用的逻辑能力。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转变了传统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更加高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解决其他科目的问题时受益匪浅。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已经遇到相当数量的抽象问题,也会接触到较为难理解的复杂公式定理或规律,学习难度的提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锻炼成为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转化思想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可读性,能够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象化,让复杂的数学公式变得简单化,无形的问题化为有形的生活常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用所学知识解决应用类的问题,提高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运用的能力,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凌德元. 浅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学苑教育,2015,03:11-11.
  [2]包永定. 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转化思想[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