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作者】 覃敏敏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交梨社区交梨民族小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学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该学科的重要特点,可以肯定地说,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教师一定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问题,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让作品人物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践行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重点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德育渗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关键词:领悟;再现;体验;效仿;分析
  前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材料是极其丰富的,语文也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通过灵活运用语文教材、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课外实践等方式采取有效的渗透德育的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一、剖析领悟法
  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语言文字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一道共同读好教材,剖析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掌握重点知识,领悟写作目的。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使学生受益匪浅。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本文记叙了春秋末年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他,都被他用智慧挫败,从而维护了齐国尊严的事,充分显示了晏子的机敏和聪明,也表现出他身上的凛然正气。当晏子三次在心灵上受到欺辱的折磨时,他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强不屈?那就是他对祖国的忠诚!通过剖析领悟,从而使学生对晏子产生崇敬之情。这时候我教育学生也要做个爱祖国为祖国维护尊严的人。又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我围绕课文的中心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帮助他,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样的世界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例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业一回收,我就感到了同学们的用心良苦。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有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我把他们的作业发下去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同学们非常活跃,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这节课在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的歌声中结束。此后,我发现有些同学个个当起了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环境。
  二、情境再现法
  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教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更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例如:教学《桂花雨》,这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乡村孩子是那样的自由和快乐,教师最好采用情境再现法。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师生共同体验了浓郁而淳朴的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呢?大多数学生回答:“好玩。”这时教师又问学生:“桂花只有作者的家乡才有吗?为什么作者只写家乡的桂花呢?”经过这次的提问大多数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哲理:“作者喜欢桂花是怀念家乡;摇花乐是怀念童年生活”。这时教师教育学生:“无论将来你们身在何处、职务有多高都要像作者那样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和祖国。”而且还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担当建设新农村从我做起的重任。
  三、情感体验法
  这是利用情感迁移的心理规律,来强调感情,亲情教育的一种方法。例如,讲授《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深层境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批评也是一种爱,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得到统一。有了父亲严厉的爱与母亲宽容的爱,二者共同协调,我们才会健康成长,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通过此方法,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四、榜样效仿法
  课改下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中的人物学习,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课文中,学生接触到了汉朝的苏武,宋朝的文天祥,清朝的谭嗣同和现代的鲁迅,文中体现了他们信念坚定、忠贞爱国的精神。还有课文中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王二小、李大钊、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他们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怀念革命先烈。
  五、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真善美。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深入分析课文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跟小女孩比童年,用卖火柴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遭遇和她死前幻想火炉渴望得到温暖;幻想烤鸭渴望得到食物:幻想圣诞节渴望得到欢乐:幻想中看见奶奶渴望得到亲人的爱抚。这一切只能是她的幻想而已,现实生活中她却是在饥饿、寒冷、痛苦中死去。与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作对比,并分析小女孩的命运悲惨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多么幸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结语
  德育从来不是束之高阔摆设,是真实贯彻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打破学科本位,依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针对学生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使德育真正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小学教师有意识的将德育渗入语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延海《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2]胡银辉《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3]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教学中 - 中华少年(教学版) - 2010(12) 
  [4]浅谈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 中华少年(教学版) -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