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如何创设情境促进阅读教学
【作者】 朱家敏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云南路小学
【正文】摘 要: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要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声色俱全的多媒体展示、直观形象的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语言;多媒体;表演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他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有些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有些课堂,学生沉默、无动于衷,两两比较,就会发现,原因在于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缺乏情境,学生就完全成了旁观者,成了老师引领下的分析者,学生没能进入情境何来对话?学生还没有被文本所感动,何来品味?学生与作者冷静的对视怎能激动?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富有魅力的语言、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从教学有效性维度来看,不难发现,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有意创设情境时大量的非语文元素通过情境创设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而促进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或发展学生语言的成分反而少了,这样势必导致“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背后“语文味”的淡化和语文本色的缺失。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冷静地再思考,并摸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之路。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而阅读课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何把课堂教学情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来?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情境仅仅是学习文本的内容一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然而,一些教师却本末倒置,撇开文本,为情境而情境。1、漠视学生差异,教学机智不灵活。
教师备课必须认真备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借班上课的教师,更应该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否则,以教案为中心,一切按部就班地教学,势必会导致教学的失败。2、忽视文本,语言训练不到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独特个性,但个性的教学思路只能服务于学生怎样更好的与文本对话,而不能脱离文本,随意地创设阅读情境。3、滥用表演,独特体验不深刻。有效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如果表演得不恰当,或者是为了表演而进行表演,那效果会适得其反。
反思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因为情境创设的原因而导致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与领悟能力的丧失,这可是违背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作为新课程执行者的教师在情境“热“的现象中,更需要对情境创设进行再思考。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回归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情境进行有效创设呢?怎样的情境创设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归的路上呢?对此,笔者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有效情境,创设在词语直观理解中。汉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而逐渐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借助情境,老师利用语言渲染,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冻僵、温暖”,并在语境中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语文能力,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2、有效情境,创设在情感体验中。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情,加强朗读感受情,以情带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感染了学生,感染了课堂。3、有效情境,创设在语言表达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吸纳”和“情动”之后,必然有“辞发”的冲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初读很平谈,可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就不一样了,此句描写路长人多,不正是为表现人们悲痛欲绝、望眼欲穿的感觉吗?因此,把这句话放在文中体会,学生意识到前半句应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来读,后读“望”字时要延长声音,加深感情。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读”的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
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的。看到波澜的大海,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草原的美丽呢?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活动富有情趣,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其熏陶感染。
四、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多媒体的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多媒体的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再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配上有感情的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语文文本中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之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里,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通过笔端倾泻在字里行间:或讴歌赞颂,或贬抑鞭挞,或欣赏爱慕,或讽刺嘲笑。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便是联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之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感受文中的情感,就必须以自己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去扣击小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利用情境教学,能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让学生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李吉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上海教育出版社
[3]《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究》 周一贯 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语言;多媒体;表演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他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有些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有些课堂,学生沉默、无动于衷,两两比较,就会发现,原因在于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缺乏情境,学生就完全成了旁观者,成了老师引领下的分析者,学生没能进入情境何来对话?学生还没有被文本所感动,何来品味?学生与作者冷静的对视怎能激动?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富有魅力的语言、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在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从教学有效性维度来看,不难发现,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有意创设情境时大量的非语文元素通过情境创设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而促进学生学习文本语言或发展学生语言的成分反而少了,这样势必导致“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背后“语文味”的淡化和语文本色的缺失。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冷静地再思考,并摸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之路。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而阅读课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何把课堂教学情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来?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情境仅仅是学习文本的内容一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然而,一些教师却本末倒置,撇开文本,为情境而情境。1、漠视学生差异,教学机智不灵活。
教师备课必须认真备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借班上课的教师,更应该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否则,以教案为中心,一切按部就班地教学,势必会导致教学的失败。2、忽视文本,语言训练不到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独特个性,但个性的教学思路只能服务于学生怎样更好的与文本对话,而不能脱离文本,随意地创设阅读情境。3、滥用表演,独特体验不深刻。有效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如果表演得不恰当,或者是为了表演而进行表演,那效果会适得其反。
反思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因为情境创设的原因而导致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与领悟能力的丧失,这可是违背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作为新课程执行者的教师在情境“热“的现象中,更需要对情境创设进行再思考。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回归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情境进行有效创设呢?怎样的情境创设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归的路上呢?对此,笔者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有效情境,创设在词语直观理解中。汉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而逐渐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借助情境,老师利用语言渲染,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冻僵、温暖”,并在语境中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语文能力,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2、有效情境,创设在情感体验中。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情,加强朗读感受情,以情带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感染了学生,感染了课堂。3、有效情境,创设在语言表达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吸纳”和“情动”之后,必然有“辞发”的冲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把握住每个词、每句话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进行一番体会与揣摩。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初读很平谈,可放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下,就不一样了,此句描写路长人多,不正是为表现人们悲痛欲绝、望眼欲穿的感觉吗?因此,把这句话放在文中体会,学生意识到前半句应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来读,后读“望”字时要延长声音,加深感情。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读”的训练是阅读最常用的训练。
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的。看到波澜的大海,会心胸开阔;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会心旷神怡。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海的广阔,草原的美丽呢?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媒体演示、实验、欣赏自然、表演、游戏、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活动富有情趣,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其熏陶感染。
四、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多媒体的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多媒体的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再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配上有感情的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语文文本中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之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里,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通过笔端倾泻在字里行间:或讴歌赞颂,或贬抑鞭挞,或欣赏爱慕,或讽刺嘲笑。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便是联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之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感受文中的情感,就必须以自己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去扣击小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利用情境教学,能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让学生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李吉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上海教育出版社
[3]《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究》 周一贯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