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之我见

【作者】 黄兴凤

【机构】 广西灵山县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我觉得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高分激励、巧用多媒体、体验生活、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励;多媒体;生活;活动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习作教学,它贯穿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以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会在阅读教学中、会在识字教学中、会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会在孩子们的每一次活动中。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兴趣乃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 高分激励,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在两三个月内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效果,那么他的热情就会消失。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这一份热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行!我真不错!”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平时,我们是这样批改作文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批改作文。批改作文之前,我先进行批改前的指导,第一是修改,首先要求每个孩子认真阅读自己所修改的习作,看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其次要求孩子们用修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最后是给句子 “增肥”,也就是帮别人把句子、篇章写得更生动更具体。第二是赏析,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好词好句,并在旁边写上好在哪,每每改到到这个环节,每个孩子都在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习作,用学习的心态点评别人的习作,每一段每一句都有孩子们用心记下的符号。第三是星级评价,这个环节我要求孩子们从习作要求上写总评,如在改说明文的时候,能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得一颗星,能用上几种说明方法就得几颗星,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得一颗星,能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就得一颗星,书写工整,又得一颗星。孩子们都完成以后,所有的作文交回给我,我要从写和改两方面给他们简单的点评,还要给他们打上分数,当然,在点评作文时,都尽量地给他们打高分,给他们激励性的评价,每一次作文讲评课,当我一本本地念出他们的分数时,教室里“哇、哇”声不断。正因为这样,每一次习作课,孩子们都像是比赛一般,认真写,努力写,为的是在同学、老师面前一展自己的风采。
  2.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写作兴趣,在兴趣中促使学生投入观察。鲁迅先生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可见,观察也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课间的某个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摄下学生活动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羽毛球、踢毽子、爬杠等,拍的时候有意捕捉学生活动时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四射,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3.体验生活,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没有生活体验,就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景物的文章时,我布置家长带领孩子出去游玩,并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4.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又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玩的天性得以释放,进而玩中实践,实践中体会,体会中感悟。冰心老人说:”专心地学习,痛快地玩。”因此,我认为实践活动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束缚,让他们自由展露,驰骋思维,挥洒情感,真实行为,只要目的达到即可。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的作文时,我利用活动课在班级上开展了名叫“海底捞月”的活动,其实也是我们学校体育节的一个集体比赛项目。我把全班孩子分成两组(人数相等),第一个孩子从跨下传球给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接过球后,从头顶传给第三个孩子,一次类推,明白了活动规则后,我们开始比赛,孩子们摒住呼吸,气氛十分紧张,没轮到的,眼睛一刻都不敢离开球,生怕自己因为开小差、动作慢而影响了比赛成绩,传了球的孩子则在一边从周围同挥舞手臂,呐喊助威,这情,这景,这活生生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写作的活水源泉,这时实践活动也成了一种写作需要,写作乐趣,一切有血有肉的文字得以生动再现。除此之外,我还安排了一位老师帮我们拍了一些照片,以便上作文课的时候能用上。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是习作的支点,其实也只有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