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作者】 何伊兰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体验;学困生;智力水平
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数学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建立档案,了解其原因
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就得先调查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每位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对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要结合学困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及其生活环境分析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学习成绩状况,为制定转化策略提供依据,为不同的学困生制定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在为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时,我们通过教师家访、问卷调查、单独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知识储备、家庭生活条件、对待日常学习的想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学困生建立的档案有《家庭情况调查表》、《学困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学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并且保存了学困生转化前后的各项作业。我们通过这些对每个学困生不想学习数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走出厌学的困境。
二、课堂环境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前苏联学者认为学习困难生的形成与教育自身有密切的关系。而教育家巴班斯基通过对3000 名学习不良学生的调查分析后得出: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因素,其作用约占70%。可见转化学困生应首先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1、设法将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富于魅力
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归因调查可看出,不论成绩好的学生或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不懂数学的重要原因是内容太难。因此确定数学教学中难度适中的教学任务,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设法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题,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一语中的。曾有一些中学生请教陈老:“是什么令您对数学孜孜以求,终身研究不倦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陈老幽默而郑重地说:“数学好玩!”
2、重视对学困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我国学者认为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内部学习动机不足,普遍存在失败者心态。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矫正学困生应主要从学科角度着手,通过目标、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从中获得学习的内部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学困生落后的原因在于智力因素,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启动、加强、维护、调节其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特别关注数学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学困生”自卑感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不同时间段的情感也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是很差,有的老师过于追求分数,不自觉地把他们作为”学困生”看待,冷淡与歧视他们,形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反而使得学生很不喜欢该老师,导致不喜欢该老师所教的数学课。理想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心在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用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四、摸清学困生的成因是转化的前提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具有多面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只要能找到“病源”,从源头治起,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找到“病源”是前提。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找:
1、询问“学困生”以前的老师,获得一手“资料”
这是了解“学困生”以前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得到“学困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还可以了解到“学困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甚至获得转化该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做到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延续性。
2、采用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
①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状况。包括做作业的时间和习惯、看电视的时间、休息和起床时间、与小伙伴的玩耍情况等。
②从侧面了解一些其学习、生活、家庭教育、学生的人际关系背景、成长历程等。
③在沟通中,有意识地向家长灌输一些教育方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对于留守学生,首先要取得准确的联系方式(电话及手机),便于及时取得联系。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转化数学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需要一直面对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他们打牢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让学困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体验;学困生;智力水平
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数学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建立档案,了解其原因
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就得先调查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每位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对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要结合学困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及其生活环境分析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学习成绩状况,为制定转化策略提供依据,为不同的学困生制定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在为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时,我们通过教师家访、问卷调查、单独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知识储备、家庭生活条件、对待日常学习的想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学困生建立的档案有《家庭情况调查表》、《学困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学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并且保存了学困生转化前后的各项作业。我们通过这些对每个学困生不想学习数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走出厌学的困境。
二、课堂环境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前苏联学者认为学习困难生的形成与教育自身有密切的关系。而教育家巴班斯基通过对3000 名学习不良学生的调查分析后得出: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因素,其作用约占70%。可见转化学困生应首先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1、设法将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富于魅力
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归因调查可看出,不论成绩好的学生或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不懂数学的重要原因是内容太难。因此确定数学教学中难度适中的教学任务,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设法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题,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一语中的。曾有一些中学生请教陈老:“是什么令您对数学孜孜以求,终身研究不倦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陈老幽默而郑重地说:“数学好玩!”
2、重视对学困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我国学者认为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内部学习动机不足,普遍存在失败者心态。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矫正学困生应主要从学科角度着手,通过目标、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从中获得学习的内部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学困生落后的原因在于智力因素,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启动、加强、维护、调节其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特别关注数学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学困生”自卑感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不同时间段的情感也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是很差,有的老师过于追求分数,不自觉地把他们作为”学困生”看待,冷淡与歧视他们,形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反而使得学生很不喜欢该老师,导致不喜欢该老师所教的数学课。理想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心在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用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四、摸清学困生的成因是转化的前提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具有多面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只要能找到“病源”,从源头治起,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找到“病源”是前提。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找:
1、询问“学困生”以前的老师,获得一手“资料”
这是了解“学困生”以前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得到“学困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还可以了解到“学困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甚至获得转化该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做到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延续性。
2、采用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
①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状况。包括做作业的时间和习惯、看电视的时间、休息和起床时间、与小伙伴的玩耍情况等。
②从侧面了解一些其学习、生活、家庭教育、学生的人际关系背景、成长历程等。
③在沟通中,有意识地向家长灌输一些教育方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对于留守学生,首先要取得准确的联系方式(电话及手机),便于及时取得联系。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转化数学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需要一直面对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他们打牢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让学困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