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学讲策略,随处下金钩 ——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作者】 陈 定

【机构】 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田寮小学


【正文】摘 要: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与时俱进,力求采用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体需要以及不断增强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情激趣;启发引导;合作互动 
  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善用学生睿智,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分析数学、学习数学、思考数学、应用数学和创造数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知道,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中,学习兴趣是一种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只有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教材的魅力。
  创设问题情景,灵活教学,寓教于乐。只有教活,才能学活。如我在组织学习“年、月、日”时,我创设问题情景道:“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我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最后我强调说:“同学们,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李满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灵机一动,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如果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师教育学生,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才能显示出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美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思启智,形成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师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获取数学经验的过程,更是激思启智、发展学生潜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就要学会读懂学生。只有通过读懂学生,设计有效教学,注重适时的引导、点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设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增强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捷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果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充满智慧,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则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提倡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共同的教学主张,而善于启发诱导、激思启智,则是他们教学艺术实践的闪光之处。
  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前提,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问题意识,讲究提问技巧,使课堂在师生互问中“生花”。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巧妙地抓住各种契机启发提问,才能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中,活跃气氛,陶冶情操,促进思考,启迪智慧,形成能力。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引领学生学会一步步地思考,最终形成有效的结论。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百分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性问题: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相比有什么异同,百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如此这般启发引导,很多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知不觉,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和锻炼。对百分数与分数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经常用“想一想: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让学生“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猜一猜,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天长日久,学生一定会在数学领域里,张扬个性,形成智慧。
  三、合作互动,少教多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师教得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有趣。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同时,能力有所发展,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进而达到乐学、会学、学会。
  课堂教学要注重突破常规,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的、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最终使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健康、愉悦地成长。互动式教学特别强调重视过程,要求师生在教学设计中共同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展示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既长知识又长才干,使学生真正经历“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人,一切数学知识的获得都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去获得。
  新课程改革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表示教师可以将课堂放任自流地交给学生。任何时候,“教”的指导作用都不能缺失,“教”是引导,是点拨,是手段,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有效的“学”,才是道理。
  最大的“教”是“不教”,最重要的“学”是“自学”。提倡“少教多学”,教师的教在引导,学生的学在主动。教得少一点,观察多一点;教得少一点,体验多一点;教得少一点,思维多一点;教得少一点,阅读多一点。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力求灵活地、合理地、有效地、熟练地组织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才能打造高效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教师是引导者,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与方向迈进。例如,我在组织学习“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就先利用学生超市购物来进行引入,在大家都得出:5.85+7.64=13.49;13.49-5.85=7.64;13.49-7.64=5.85这三个式子后,我便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列出相应的竖式。有的小组的学生就按照个位对齐的方式来列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应的计算方法,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我们知道这个算式是成立的,那么怎么列式才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结果呢?说不定从小数点入手可以有一些新发现呢。”学生经过思考后都恍然大悟,他们将所列的式子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将小数点一一对齐,结果顺眼多了。这样的思考探究,既有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高效课堂,需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共鸣。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感受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需要感受自己生命的成长;才能心想事成。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教学情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善于用心备课,努力精心授课,积极缔造生动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有趣,实现互动,产生魅力,提高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仕芬.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青年时代,2016,(5);
  [2]刘国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速读(下旬),2015,(12);
  [3]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