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快乐作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作者】 许振长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西部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生语文作文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写作技巧。由于初中生在积累知识这方面经验还不足,作文训练就要有针对性,初中生往往在作文训练上无从下手,无从下笔,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让语文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快乐作文教学
  1、初中作文教学重在积累
  初中作文教学重在积累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
  (一)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积累习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记事作文时,要让学生把一件事情记述清楚,就得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要求学生们利用双休日陪家长或朋友去逛商场、逛超市、逛街、逛菜市场,了解生活中的人和新鲜事,帮家长干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体验家长的辛苦。走进书店或图书室,从课外读物中获取新的知识,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感受别样的风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山河的壮美,从自然界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常言道:“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亲身的体验,就写不出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来,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生动感人的画面才会跃然于纸上,所以只有让学生们走进生活,放手去体验生活,他们才能创造生活,更好地表达生活。
  (二)从课文中积累素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教学中,我常常会要求学生把经典的课文背诵熟练,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下来,或者让学生把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仿写一篇习作或一段话,然后在班级或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价。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我把阅读课变为赏析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字、词、句、段,分析体会作者运用这些词句,赋予山川河流之灵秀,生命之活力,展现给我们生动可爱的世界。通过品词赏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利用学校海量阅读、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己增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2、适时点拨,开拓学生思路
  要适时点拨,开拓学生思路,主要是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一直让学生依靠范文的做法,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多半也是千篇一律。要想学生的作文能出现全新的一个境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紧紧抓住一个“引”字。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以读促写,从读书中吸取写作养分,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学生刚起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每天完成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将阅读所得积累在笔记本上,可以是词句,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疑问或想法等。积累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厚积薄发,方可游刃有余。其次,应引导学生创新。事物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千变万化。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有不同的形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表达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僵硬,则可利用思维导图将习作主题的关键词、重点词和已经画好的图形用线条连接,填补思维中出现的空白。只有思维再次涌动,新的词语、表达手法才会应用在习作中。应用思维导图写作,可丰富习作内容,突出写作所表达的中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引人入胜。
  4、展开想象进行书写
  在初中写作中,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为学生构建良好教学情境,为学生想象提供有利基础,使学生写作更加精彩。在实际写作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发散学生思维的方式展开教学,提升学生思维想象力。
  5、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通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旦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了,学生就能够面对写作中的种种问题,鉴于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还不太成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比较浅薄,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写作构思思路。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写作文“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进入题材中,途中不断的闪现世界不同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从而激发初中生写作的灵感。初中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对这些事物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
  6、从课文中积累素材
  课文是精挑细选的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教学中,我常常会要求学生把经典的课文背诵熟练,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下来,或者让学生把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仿写一篇习作或一段话,然后在班级或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价。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我把阅读课变为赏析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字、词、句、段,分析体会作者运用这些词句,赋予山川河流之灵秀,生命之活力,展现给我们生动可爱的世界。通过品词赏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利用学校海量阅读、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自己增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善于借助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为写作提供有利条件。还要强化阅读训练,为写作奠定文字基础,激发学生思维想象力,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津.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
  [2]江秀芳.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05)
  [3]丁晓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