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价值探究
【作者】 胡利平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初级中学校
【正文】摘 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试卷成绩已经不再是初中数学教育所追求的唯一目的,培养学生具备创造精神和缜密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如此一来,过往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弊端开始凸显。近些年来,实验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方法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相当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方式,更加注重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而非单纯看重结果。本文将围绕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分析与研判,旨在能够为从事数学教育的广大一线教职人员,提供一些工作上的思路。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素养;价值探究
作为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始终是很多学生提升成绩的最大障碍。传统数学教学方法,过分看重最终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解题过程思维不够严谨,绝大部分学生比较擅长计算性的题目,也非常喜欢这类题目,因为只要结果对就能拿到满分,而对于一些证明题则是抓耳挠腮,无法下笔。或者证明过程生拉硬拽,漏洞百出。数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得以丰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和接受,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相应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自然地用数学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也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一、数学实验能揭示问题本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按照“定义—性质—例题—习题”的模式进行。学生对很多著名的定理概念只知道结论,而推导过程一概不知。甚至个别教材以“过程繁琐”“读者自行掌握”的方式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只是由一个个“金科玉律”的规则构成,所谓解题无非是用一个结论去推导另一个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想象力。比如“镜面对称”问题。按照传统的解题思路,学生需要将题目给出的图案在草稿纸上翻转180度,即为原图案。不能否认,这是一个经典的解题方法,而且非常有效。但很多学生在紧张的考试气氛中只记得翻转二字,至于如何翻转则忘的一干二净,导致失去分数。其实,“镜面对称”问题的实质就是对称二字,一张试卷的正面与反面即为对称面。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动起手来,将考试试卷向左或向右水平翻转过来,此时迎光观察该图形,就是原图。这种方法生动有趣,甚至很多学生将这种方法戏称为“变魔术”,在班级内推行过后,“镜面对称”试题就几乎没有学生丢分了。
二、数学实验能让学生获得灵感
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实验过于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滔滔不绝的讲题做题。事实上,很多学生都表示在数学课堂上神经非常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只有手中的笔在不停的写写画画。数学实验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而且能将许多问题具象化,学生非常容易接受[1]。立体几何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一块内容,一旦从二维上升到三维,学生表示空间想象能力面临挑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粉笔纸盒沿着黏合部位拆开,在六个面上标记记号,遇到空间折纸问题就拿出来折一折,正确率非常高。
三、数学实验往往能让知识融会贯通
数学是抽象的,这是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共识。不否认,数学分析中确实需要很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层面。翻阅古代数学著作,比如“鸡兔同笼”等经典题目都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让数学脱离生活,让学生单纯为了升学而学习。这实在是一种学术上的悲哀。学生从内心无法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激情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联想各种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车轮为什么是圆形?房顶、铁塔为什么通常是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观察形状,让他们比较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实验方法,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这些图形的特性,并且真正意识到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提高解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学习,能够让组内成员共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小组内形成的良性競争氛围形成适当的压力,这种压力同样能够促使学生奋发图强。
3.拓展学生眼界。
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是数学学科的全部内容。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借助互联网等手段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同样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当然,这同样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精炼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束语
数学学科某些特性使得数学实验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更多强调数学知识的具象化,因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同时,数学实验方法也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质,用数学实验解答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和敬畏心理,使得数学教学活动始终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文新.基于核心知识教学的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10):6-7.
[2]王玉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探微[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8):15-16.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素养;价值探究
作为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始终是很多学生提升成绩的最大障碍。传统数学教学方法,过分看重最终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解题过程思维不够严谨,绝大部分学生比较擅长计算性的题目,也非常喜欢这类题目,因为只要结果对就能拿到满分,而对于一些证明题则是抓耳挠腮,无法下笔。或者证明过程生拉硬拽,漏洞百出。数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得以丰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和接受,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相应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自然地用数学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也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一、数学实验能揭示问题本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按照“定义—性质—例题—习题”的模式进行。学生对很多著名的定理概念只知道结论,而推导过程一概不知。甚至个别教材以“过程繁琐”“读者自行掌握”的方式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只是由一个个“金科玉律”的规则构成,所谓解题无非是用一个结论去推导另一个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想象力。比如“镜面对称”问题。按照传统的解题思路,学生需要将题目给出的图案在草稿纸上翻转180度,即为原图案。不能否认,这是一个经典的解题方法,而且非常有效。但很多学生在紧张的考试气氛中只记得翻转二字,至于如何翻转则忘的一干二净,导致失去分数。其实,“镜面对称”问题的实质就是对称二字,一张试卷的正面与反面即为对称面。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动起手来,将考试试卷向左或向右水平翻转过来,此时迎光观察该图形,就是原图。这种方法生动有趣,甚至很多学生将这种方法戏称为“变魔术”,在班级内推行过后,“镜面对称”试题就几乎没有学生丢分了。
二、数学实验能让学生获得灵感
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实验过于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滔滔不绝的讲题做题。事实上,很多学生都表示在数学课堂上神经非常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只有手中的笔在不停的写写画画。数学实验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而且能将许多问题具象化,学生非常容易接受[1]。立体几何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一块内容,一旦从二维上升到三维,学生表示空间想象能力面临挑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粉笔纸盒沿着黏合部位拆开,在六个面上标记记号,遇到空间折纸问题就拿出来折一折,正确率非常高。
三、数学实验往往能让知识融会贯通
数学是抽象的,这是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共识。不否认,数学分析中确实需要很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层面。翻阅古代数学著作,比如“鸡兔同笼”等经典题目都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让数学脱离生活,让学生单纯为了升学而学习。这实在是一种学术上的悲哀。学生从内心无法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激情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联想各种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车轮为什么是圆形?房顶、铁塔为什么通常是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观察形状,让他们比较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实验方法,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这些图形的特性,并且真正意识到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提高解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学习,能够让组内成员共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小组内形成的良性競争氛围形成适当的压力,这种压力同样能够促使学生奋发图强。
3.拓展学生眼界。
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是数学学科的全部内容。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借助互联网等手段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同样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当然,这同样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精炼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束语
数学学科某些特性使得数学实验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方法更多强调数学知识的具象化,因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同时,数学实验方法也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质,用数学实验解答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和敬畏心理,使得数学教学活动始终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文新.基于核心知识教学的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10):6-7.
[2]王玉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探微[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