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作者】 刘忠艳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首要任务。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欲望,激发灵动智慧,使学生积极快乐的学数学,把学数学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数学规律探寻过程,数学模型建构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规律模型的自我体验、认知、感悟,变数学学习的过程为数学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内化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数学眼光;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形成数学思维;解释生活中现象,形成数学语言。也就达到了数学终极目标: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一、激活教材,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
  课改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与生活密切相关,应该是有意义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创造出文本、情境、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材,有效的让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如在执教《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就创设了“4个人吃饭,共付97元,打算AA制,每个人应付多少钱?”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每个人付24元不够,付25元还多,于是产生了继续分的需求,将1元变成10角,每人付2角,剩下的2角变成20分,每人5分,小数除法应用而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不断形成解决新问题的经验。
  在数学课堂开展生活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离我们很近,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数学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同时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沟通,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把死的知识变成“生活写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享受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让数学课散发出活力。
  二、参与体验,让数学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学生的思维需要在“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并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成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体验中理解,从而让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通过一系列富有时效性的体验活动实现学生的主动思考,具体活动设计如下:1.让学生静静地听着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静静地感受着一秒一秒的节奏。2.让学生轻轻地试着跟着钟表的节奏点头或做手势。3.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秒长短。4、播放春晚倒计时视频,学生跟着一起数。5.放一段60秒的音乐,估计时间有多长。6.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1秒钟能做什么?60秒能做些什么?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对“秒”这一时间单位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感受到1秒的短暂,感受到时间稍纵即逝,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增加学生的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更加热爱数学,进而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事,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让课堂成为求知的乐园。
  三、动手操作,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知识学习的最好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探索起来才最有兴趣,理解也最深刻,当然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说到这,不由想起我两次执教《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的情景。第一次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型容器。在我的指令下,学生用圆锥形容器盛物,倒入圆柱形容器中,正好三次倒满,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上得很顺利,可课后研讨时老师们的质疑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啊,圆锥的体积会与谁有关?为什么要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研究?如果没有这些思考,学生的操作活动仅仅是停留在操作工的层面上,又怎么会有深刻的理解呢?于是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当学生通过探讨交流,达成计算圆锥体积必须探索公式后,我追问:你们觉得圆锥的体积会与谁有关系呢?学生猜测是圆柱体,我顺势拿出一个圆锥体和四个不同的圆柱体,其中有一个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然后继续追问:会与哪个圆柱体有关系哪?学生在小组内经过深入地交流后,猜测会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有关,此时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用手中的实验器材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两次设计从结果上看,其实学生都得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但很明显第二次的设计学生才真正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思维与活动才真正得以同行,能力在活动中真正得以提升。学生对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三分之一这一结论必须基于等底等高的这一前提条件,记忆、运用得也更加扎实。由此可见,学生的动手操作一定是在思考下的动手操作,才能赋予操作更多的知识内涵。
  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是为数学服务的,当学生的思维遇到瓶颈时,当学生的思考无法深度展开时,教师根据内容及实际情况,有效把握时机,创设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能提供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比如当学生学习了“认识正方体”后,一般会碰到这样的题目:通过正方体的展开图,判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这样的题目,由于低年级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尽管类似的题目学生见很多遍,依然有学生会错。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思来想去,最后采取画出正方体展开图,然后让学生动手来剪,而后再拼,在这样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哪两个面是相对的。这样的操作观察活动,既轻松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
  大量的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增强对问题的感知、理解,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才能发展抽象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具,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发展思维。
  四、自主探索,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摇篮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直观的材料,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会让学生学习得更深入,对知识理解的更扎实。
  如:低年级的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两道易错题。1、“张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7个人,这个队伍一共有多少人?2、张明从前往后数是第5名,从后往前数是第7名,这个队伍一共有多少人?”这两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次思维的挑战,尤其是第二道题,很多同学不理解题意,更不用说知道如何解答了,就是理解题意也极容易和第一道题弄混淆。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采取动手操作学具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队伍中的人,张明可以用色彩艳丽的小棒代替,根据题目要求摆小棒,通过观察,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做出来的同学眼中都闪现着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愉快地摆小棒的过程中不但理解了题意,而且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就可以采用动手操作学具,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发现最优方案。学生利用两面带有AB字母的圆形卡片学具代替饼,亲自在课桌上烙饼。小组内合作时,分工明确,既有操作员又有记录员。在学生们乐此不疲的“烙饼”时,还会不断地产生疑问:这样烙饼是最节省时间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课堂上可谓是高潮迭起,当学生们把所有的方法都试验完,有细心的孩子很快地就发现可以先烙1号、2号饼的正面,烙好之后把1号饼移开,放上3号饼,3号饼和2号饼的反面一起烙,最后再烙1号和3号饼。这样所用时间才最少。通过列表格观察,有的同学还惊喜地发现每张饼有正、反两个面,每面要烙3分钟,一张饼烙好就要3×2=6分钟,烙3张饼共用6×3=18分钟,但每次只可以烙两张饼,所以,应该最少共用18÷2=9分钟。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学生们积极动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不断“做”与“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合作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在汇报交流中,学生们悟出了数学问题蕴含的道理,感受到了解决问题可以利用“猜想——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法,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向每一分钟要质量,用新的思想引领学生不断的学习,精益求精。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方法用于生活中,切实体验生处处有数学,只是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体会数学价值,将应用意识落到实处。
  总之我相信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教改为依托,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合理有效的安排数学课上的活动,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创设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价值,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