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作者】 朱美仙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马鞍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我国教育在不同的时代,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形式,数学学科作为理科学习的基础工具,对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题方面的教学,在数学教学模块中,从问题设置与能力培养两方面来看占比较高,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等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心理状态实施正确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现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一)现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概述 
  数学学科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是现代研究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应用现代不断更新的数学教材,以及各类辅助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课堂,其教学模块主要有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换算,以及具有综合性的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在小学阶段的设置趋向生活化,但其仍存在文字不易理解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不足 
  我国小学应用题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导致教学氛围欠缺,学生对应用题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对数学课堂的构建,更多进行枯燥乏味理论知识以及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产生隔离感,促进在师生之间,同时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目的在于应付考试,而非对自身数学思维思考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学模式的单一,限制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起到抑制作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低。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辅助不足 
  科技为我国教育以及各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性,导致部分学校教学设备存在不足,同时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能力存在落后或不足的问题,从而无法为学生在应用题方面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师生互动性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人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实际应用题教学中,把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适当的对教学问题设置、案例分析进行改进,同时革新传统教学思维弊端,在进行教学时,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互动,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动态实时的把握,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方式。 
  (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限,数学应用题自身具有逻辑思维强、文字繁多、综合性强的特性,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手段、看待应用题的角度,降低应用题对学生而言的学习难度。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科技设备辅助丰富,同时多媒体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高度共享率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提高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小学应用题教学时,应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应用题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对学生考试能力的提升,更多的应针对学生学习心理,设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长久兴趣,同时小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把握后,进行差异化教学,即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如在进行鸡兔同笼应用题以及时钟问题这两种不同类型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建立多元逻辑思维模式,同时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长足发展、数学能力广泛应用、数学思维创新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只局限于课堂,而是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出题模式、出题面向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我国小学生在学习应用题解题方式时,往往无法良好的理解,并积极应用教师为其提供的解题手段,存在对解题方式短暂记忆的状况,且应用题自身具有多变性,需要学生灵活应变、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为重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邹容,周容.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探讨[J].速读旬刊,2015(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