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初中化学课堂作业的设置
【作者】 严云梅
【机构】 (云南省开远实验中学)
【正文】摘 要:在当代社会中,教师一昧讲授课本知识的传统课堂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我认为,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配合、感受是否适应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好学而设计课堂,高度尊重学生及全面依靠学生,适当运用“生本”理念设计教学方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和乐趣,充分实现活泼、积极、生动形象、有趣健康的课堂氛围。初中化学是以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和敲门砖,以往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十分枯燥,为了促使学生的化学兴趣之火不灭,倡导个性化作业,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作业的布置和学生的作业实际需要相匹配的目的,能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质量。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初中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困惑进行探索,对初中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进行反思与发展。
关键词:作业;个性化;科学性;契合性;操作性
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真正的学业水平设计出难度不同,形式不同,数量不同和内容不同的作业,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作业的布置和学生的作业实际需要相匹配的目的,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质量。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必须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缺少课堂作业,师生互动过少
教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一直将知识的传授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在新课程化学教学改革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还组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教学任务。
效率和质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质量,更要注重课堂效率。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质量和效率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
与课堂教学不同,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初三的学生。为了保证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大多数化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然而,实践证明,海量的作业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由于化学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过多,化学老师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作用导致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难易把握不当
现代教育虽然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学业成绩上存在差距。由于学习上的差距,在面对同样的作业时,学习好的学生容易完成,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很难独立解决。结果,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可见,大多数学校在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上还存在问题,在对作业难度的把握上存在不足,影响了作业效果的发挥。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
(一)依据教材设计,体现作业科学性
教材文本知识点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展开学情调查,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维度,才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训练内容,并依据教材完成作业设置,体现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空气”一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①选择题: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白酒 C.米醋 D.干冰 ②列举题: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有哪些?③分析题:某市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所进行的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分析,如空气中含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这是由哪种情况直接引起的结果呢?④根据本地空气质量报告数据,分析不同月份空气质量的特点,比对空气质量高低指数,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作业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本教材、展开自发讨论。
(二)联系生活设计,关注作业契合性
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诸多联系,为了让学生对化学认知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注意关联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而化学知识具有共性特点,如何将学生的个性认知与化学的共性认知有机结合,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课题。教师应展开多元挖掘,对生活中的化学因素信息进行搜集、整合、筛选、优化,以获取最有价值的作业设计材料。
在进行《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时,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1.选择题:A.酒精、味精、液化石油、食糖、汽油、火柴,这些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的物品是( )。2.简答题:对着一支燃烧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燃烧更旺?④列举题:生活中有哪些燃烧现象难以控制?
(三)结合实践设计,注重作业操作性
在化學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认知。化学实验活动需要较高标准的操作环境,教师要注意对化学作业进行改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以提高实践性作业的可操作性,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三、不以成绩定胜负过程才是最重要
我认为不能单单以化学成绩定义学生化学学习的好坏,因为仅凭几道化学题涉及的知识面未免也太局限,不能把所有学生的化学能力展现出来。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人很少了,教师们可以换一种老师和同学双方都可以接受,并可以真正展现学生化学能力的方式。学习初中化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我看来,与化学成绩相比更为重要,学习过程可以展示一个阶段内学生学习化学的成果,这样教师也可以根据这期间的学习效果,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部分学习效果不显著同学的化学能力。这样一来,教师也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化学短板,学期末可以根据学生短板加以复习,打好每一阶段的基础。
例如,教师们可以采用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学生化学学习效果,采用尊重学生的方式进行測试,比如上课回答问题、课后思考题完成情况、课下家庭任务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加上最后的总成绩构成学生本学期的化学成绩,这样可以看到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及上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先梅.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个性化的实践[J].都市家教:2015,8.
[2]刘娟,王锋.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1):112-115
[3]张洋.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49-149
关键词:作业;个性化;科学性;契合性;操作性
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真正的学业水平设计出难度不同,形式不同,数量不同和内容不同的作业,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作业的布置和学生的作业实际需要相匹配的目的,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质量。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必须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缺少课堂作业,师生互动过少
教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一直将知识的传授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在新课程化学教学改革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还组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教学任务。
效率和质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质量,更要注重课堂效率。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质量和效率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作业数量过多,学生负担过重
与课堂教学不同,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初三的学生。为了保证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大多数化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然而,实践证明,海量的作业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由于化学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过多,化学老师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作用导致学生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难易把握不当
现代教育虽然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学业成绩上存在差距。由于学习上的差距,在面对同样的作业时,学习好的学生容易完成,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很难独立解决。结果,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可见,大多数学校在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上还存在问题,在对作业难度的把握上存在不足,影响了作业效果的发挥。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
(一)依据教材设计,体现作业科学性
教材文本知识点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展开学情调查,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维度,才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训练内容,并依据教材完成作业设置,体现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空气”一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①选择题: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白酒 C.米醋 D.干冰 ②列举题: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有哪些?③分析题:某市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所进行的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分析,如空气中含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这是由哪种情况直接引起的结果呢?④根据本地空气质量报告数据,分析不同月份空气质量的特点,比对空气质量高低指数,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作业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本教材、展开自发讨论。
(二)联系生活设计,关注作业契合性
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诸多联系,为了让学生对化学认知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注意关联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个性化的特质,而化学知识具有共性特点,如何将学生的个性认知与化学的共性认知有机结合,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课题。教师应展开多元挖掘,对生活中的化学因素信息进行搜集、整合、筛选、优化,以获取最有价值的作业设计材料。
在进行《燃烧与灭火》作业设计时,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1.选择题:A.酒精、味精、液化石油、食糖、汽油、火柴,这些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的物品是( )。2.简答题:对着一支燃烧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燃烧更旺?④列举题:生活中有哪些燃烧现象难以控制?
(三)结合实践设计,注重作业操作性
在化學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认知。化学实验活动需要较高标准的操作环境,教师要注意对化学作业进行改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以提高实践性作业的可操作性,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三、不以成绩定胜负过程才是最重要
我认为不能单单以化学成绩定义学生化学学习的好坏,因为仅凭几道化学题涉及的知识面未免也太局限,不能把所有学生的化学能力展现出来。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人很少了,教师们可以换一种老师和同学双方都可以接受,并可以真正展现学生化学能力的方式。学习初中化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我看来,与化学成绩相比更为重要,学习过程可以展示一个阶段内学生学习化学的成果,这样教师也可以根据这期间的学习效果,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部分学习效果不显著同学的化学能力。这样一来,教师也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化学短板,学期末可以根据学生短板加以复习,打好每一阶段的基础。
例如,教师们可以采用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学生化学学习效果,采用尊重学生的方式进行測试,比如上课回答问题、课后思考题完成情况、课下家庭任务完成情况等,平时成绩加上最后的总成绩构成学生本学期的化学成绩,这样可以看到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及上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先梅.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个性化的实践[J].都市家教:2015,8.
[2]刘娟,王锋.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1):112-115
[3]张洋.生本理念下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49-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