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 陈 智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正文】摘 要:声乐教学由发声练习、练声曲和歌曲演唱三个环节组成。练声曲通常放在歌曲演唱的前面,利用练声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是最常用的训练方法,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声状态,提高声乐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教学;重要性
练声曲是歌唱的雏形,它基本上包括了歌唱的所有要求和技能技巧,学生往往认为练声不就是“mi mi ma ma”的训练声音。实际上练声远不止连声音。练声曲的内容包括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的呼吸、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大方自然的表情等内容。总之,练声曲基本包括了歌唱的所有要素。
一、练声曲的含义
练声曲是指声乐艺术中一种没有歌词,是根据歌唱发声训练规律而编写的,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曲目。常包含一定的技术课题,用以发展演唱技巧。其既能够对演唱者的一项或多项演唱技术进行有效的训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本身就是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练声曲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7世纪欧洲,就诞生了专门针对技巧训练的练声曲。许多练声曲都含有音阶、音程、琶音、顿音、跳跃音程等声乐练习内容。练声曲的难度大多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它能帮助学生解决声乐演唱发音、吐字等问题,利用练声曲,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声乐教学,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声乐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发声基础,为声乐教学做好铺垫。
二、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这说明歌唱的姿势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歌唱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气息的运用、喉头的位置、声带的运动、腔体的共鸣,影响着发声时整个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同时也表现出歌唱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歌唱的姿势正确了,发声的各个器官就能正常地工作。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眼睛平视,胸部自然挺起,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身体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眼神自然生动,切记咬紧牙关。
三、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呼吸是学习声乐之根本。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又发展了呼吸。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通过练声曲,体会歌唱时的呼吸部位,锻炼呼吸肌群的活动能力,训练呼吸的方法可以分为有声练习和无声练习,歌唱中呼吸训练的目的,一是尽快地获得吸入大量空气的能力,而是要有意识地控制力量,把气呼出,从而保证声音正常发出。歌唱时的呼吸和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不大一样。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是一项技术性问题,呼吸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四、练声曲的选择
练声曲是声乐课必不可少的练习内容,练声曲的作用不仅是开嗓,更重要的是练声曲是训练发声技巧的重要手段,是打好歌唱基础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是声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练声曲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难点,在解决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当学生出现“白声”,声音出现在口腔里,与头腔、胸腔共鸣脱节,针对这种声音,可以选择O、U母音,采用中等音量在中声区进行练声曲;还可以采用哼鸣练声曲,建立有支点的呼吸,放慢速度,防止喊叫。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音色特征、声部类型、唱法等不同,选择练声曲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扬长避短全面提升演唱能力,体现演唱风格,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练声曲。
五、歌唱的语言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是最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语言也是歌唱的基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感情流露,歌唱是语言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化。因此,不但要求歌唱者唱出声音位置统一,同时要求准确、清楚地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完整、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呢?首先,要明确发声作为声乐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自身的基本口形规律。另外,在准确发音的前提下,还要懂得在歌唱时,字的声母是由发音器官对歌唱气流的阻挡而形成的,在歌唱咬字时,能否收好字尾,对于歌唱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演唱咬字不清时,可以让学生对照镜子矫正口型,在中声区的一个音上变换母音练习。个别学生母音发音不准的,要单独反复的练习,然后在选择配有歌词的练声曲,做到与呼吸、共鸣、声音位置、咬字吐字、面部表情等全方位配合练习。
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声曲在演唱技巧和细节规范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发声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系统性,让学生在技巧、能力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与其他声乐练习方式相比,练声曲的针对性、趣味性更强,在练习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声曲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咬字发音的问题,能满足各种声乐作品在音乐和艺术上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的声乐学习中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能够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选择练声曲,有利于培养歌唱者的情感表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歌唱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6月
[2]曹文海,《声乐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3]邵云,《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黄河之声,2013年第13期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教学;重要性
练声曲是歌唱的雏形,它基本上包括了歌唱的所有要求和技能技巧,学生往往认为练声不就是“mi mi ma ma”的训练声音。实际上练声远不止连声音。练声曲的内容包括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的呼吸、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大方自然的表情等内容。总之,练声曲基本包括了歌唱的所有要素。
一、练声曲的含义
练声曲是指声乐艺术中一种没有歌词,是根据歌唱发声训练规律而编写的,用韵母、音节或唱名演唱的声乐曲目。常包含一定的技术课题,用以发展演唱技巧。其既能够对演唱者的一项或多项演唱技术进行有效的训练,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本身就是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练声曲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7世纪欧洲,就诞生了专门针对技巧训练的练声曲。许多练声曲都含有音阶、音程、琶音、顿音、跳跃音程等声乐练习内容。练声曲的难度大多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它能帮助学生解决声乐演唱发音、吐字等问题,利用练声曲,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声乐教学,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声乐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发声基础,为声乐教学做好铺垫。
二、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这说明歌唱的姿势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歌唱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气息的运用、喉头的位置、声带的运动、腔体的共鸣,影响着发声时整个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同时也表现出歌唱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歌唱的姿势正确了,发声的各个器官就能正常地工作。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眼睛平视,胸部自然挺起,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身体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眼神自然生动,切记咬紧牙关。
三、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呼吸是学习声乐之根本。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又发展了呼吸。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通过练声曲,体会歌唱时的呼吸部位,锻炼呼吸肌群的活动能力,训练呼吸的方法可以分为有声练习和无声练习,歌唱中呼吸训练的目的,一是尽快地获得吸入大量空气的能力,而是要有意识地控制力量,把气呼出,从而保证声音正常发出。歌唱时的呼吸和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不大一样。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是一项技术性问题,呼吸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四、练声曲的选择
练声曲是声乐课必不可少的练习内容,练声曲的作用不仅是开嗓,更重要的是练声曲是训练发声技巧的重要手段,是打好歌唱基础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是声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练声曲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难点,在解决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当学生出现“白声”,声音出现在口腔里,与头腔、胸腔共鸣脱节,针对这种声音,可以选择O、U母音,采用中等音量在中声区进行练声曲;还可以采用哼鸣练声曲,建立有支点的呼吸,放慢速度,防止喊叫。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音色特征、声部类型、唱法等不同,选择练声曲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扬长避短全面提升演唱能力,体现演唱风格,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练声曲。
五、歌唱的语言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是最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语言也是歌唱的基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感情流露,歌唱是语言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化。因此,不但要求歌唱者唱出声音位置统一,同时要求准确、清楚地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完整、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呢?首先,要明确发声作为声乐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自身的基本口形规律。另外,在准确发音的前提下,还要懂得在歌唱时,字的声母是由发音器官对歌唱气流的阻挡而形成的,在歌唱咬字时,能否收好字尾,对于歌唱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演唱咬字不清时,可以让学生对照镜子矫正口型,在中声区的一个音上变换母音练习。个别学生母音发音不准的,要单独反复的练习,然后在选择配有歌词的练声曲,做到与呼吸、共鸣、声音位置、咬字吐字、面部表情等全方位配合练习。
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声曲在演唱技巧和细节规范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发声技巧,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系统性,让学生在技巧、能力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与其他声乐练习方式相比,练声曲的针对性、趣味性更强,在练习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声曲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咬字发音的问题,能满足各种声乐作品在音乐和艺术上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的声乐学习中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能够解决各类声乐作品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选择练声曲,有利于培养歌唱者的情感表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歌唱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6月
[2]曹文海,《声乐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3]邵云,《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黄河之声,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