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

【作者】 许 芳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


【正文】

——以“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实验课为例

  教学目的:
  在进行本实验课程的学习时,利用微视频的短、快、精特点充分让学生观看“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的具体试验演示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的试验现象。同时,在观看完“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实验微视频后需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第一,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成分、用途等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如无菌技术等。第二,明确实验思路,掌握整个“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的实验流程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等。第三,通过本节实验课,除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课程知识外,还应该在此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严谨求实、细心的态度等。
  教学重点:
  通过利用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掌握如何才能完成“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实验,并且对于实验过程涉及的知识点要能清楚的掌握,比如培养基的分类、成分、用途,以及无菌技术的操作等。但微视频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不能喧宾夺主。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化设计,根据学情进行个别化应用,才能发挥微视频应有的作用。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首先用微视频播放乳酸菌的整个制作过程。在此过程中乳酸菌需经过发酵。目前在运用发酵技术进行发酵时通常都会对微生物进行利用,而在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可以自然感染。但是对工业化的生产而言,为了使发酵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那么菌种的优良性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发酵菌种的纯度更高。而为了得到优良的菌种,那么需要利用生物知识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为此通过乳酸菌制作案例的微视频教师便可以由此引入本节实验课的教学主题:“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
  2.引入正题
  用微视频播放“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的具体试验过程。
  教师提问: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已经清楚看到视频中接种和培养微生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回忆视频的试验步骤以及需注意的事项,并用笔将其写下来。
  学生回忆思考并写下试验步骤、试验注意事项、试验存在的疑问。
  3.分组合作探究
  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需通过分组讨论完成如下教学任务。
  第一,培养基的相关知识。
  学生应结合课本教材和观看的实验视频制作出培养基的知识体系,其中应包括的部门有如下内容:一是以物理性质和功能为依据,培养基的种类;二是培养基的成分有什么;三是培养基的条件,即应完成如下内容的填写:





  如此,通过建立知识体系,以此让学生能够总结和归纳出培养基的知识。不仅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还可以从中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
  在让学生探讨此问题时,首先教师应结合微视频具体讲解在运用无菌技术时涉及的如下方面知识:
  (1)在操作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操作人员的要求,并总结如何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2)各种器具的灭菌处理要点,如培养器皿、培养基、接种用具等;
  (3)为确保微生物不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操作实验的位置应接近酒精灯火焰旁。
  (4)对于已经做好灭菌工作的实验用具和材料要防止它们和周围物品接触。



  其次,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观看下表探究灭菌和消毒这两者的差异。
  再次,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并查询实验室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1)常见的灭菌和消毒方法有哪些?
  (2)微视频的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灭菌和消毒方法有哪些?
  (3)实验过程在运用无菌技术时除了防止培养物不受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经过教师讲解和探究,最后学生要完成如下知识点的填写:




   因此,在探究完此知识点后教学需完成如下目标:一是掌握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二是能够将课本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三是清楚认识到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无菌技术。
  4.实验操作
  学生在充分掌握如上知识的前提下,接下来则需具体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试验,比如进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本实验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进行试验时需根据如下步骤开展:
  (1)分组阅读教材,了解和梳理具体实验流程和步骤;
  (2)具体操作实验,细心观察实验的每个步骤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
  (4)汇总实验结果并形成实验报告。
  教学总结: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实验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培养基、无菌技术操作等知识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能否准确说出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和需注意的事项?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和存在什么疑惑?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并进行总结,以及向老师反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存在的疑惑。
  通过总结和反馈,教师需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对教案进一步优化。而对于学生尚未理解的知识点则需重点分析学生为何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要在下一节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以此让学生能够吃透“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相关的知识点。即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的如下内容:一是培养基的相关知识,二是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三是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规范,四是实验的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