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贾新军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50团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教学可以让知识更加生动,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获得更好的能力发展。因此用互联网进行小学科学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互联网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掌握并认真实践的教学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从教学中看,互联网可以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手段,从而能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从学生层面看,互联网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因子,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及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但是互联网的运用也有利有弊,如果不对互联网教学手段加以规范,有时也会影响教学进程。所以,运用互联网教学要着眼于科学知识,提供给学生正确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
  一、 优化教学环节,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上课前需要提前进行备课,把课堂中需要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写在教案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良好的教学进程一定是在有充足的教学准备下才能实施的。所以,教师要提前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在网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科学技术给学生传导更加丰富的知识。小学科学一定要做好一定的课程准备工作提前准备教学内容,选出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宝贵的矿产资源”教学中,教师对方解石、方钨矿、金刚石等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中找到这些矿石的图片以及矿石的硬度、属性等多方面知识,然后把知识汇总到自己的教案中,在后期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加科学的对这些科学知识进行讲授,让学生有更加完备的知识面,和对矿石有深刻地了解。
  二、 增加学生思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书匠的身份,开始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怎样才是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从社会中多看、多听、多感受。比如在“校园里的动物”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上面放映“蝉、蚂蚁、青蛙”等动物的形态的图片,学生可以对教师放映的“蝉、蚂蚁、青蛙”等动物的图片进行描摹;同时学生还可以对这些动物的形态进行课堂讨论,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三、 运用数据有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很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分析的。学生的学习优势及弱项都可以用互联网进行记录,所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科学评价体系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掌握。教师用互联网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学生的优势及弱势,然后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在“声光电”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在于声音的音色知识掌握,有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在于光年是什么单位,所以运用互联网更好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建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肯定,并从建立的科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调整教学节奏,提升教学质量。所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可以让教师更方便观察学生的学校阶段,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系统提升自己的学习。所以,用互联网分析数据建立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四、根据教学特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可能是神秘且枯燥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可能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一步步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时候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就变得尤为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节课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适合科学的教学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科学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发展。比如在:“是什么影响植物生长”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植物生根、发芽、长出胚芽、结出果实和花蕊的全过程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条件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及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理解。
  但是,也不是任何科学知识的讲授都适合互联网教学,那些需要实验教学的就不太适合互联网教学了。比如,观察种子的生理结构就适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胚胎观察了。所以,互联网的运用也要结合特定的科学知识。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多裨益之处。比如,互联网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因子,从而让知识更容易被掌握;互联网教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合理设计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加入互联网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手段。但是也不是任何科学知识都适用于互联网教学。所以,运用互联网讲授科学知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张静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成就、问题与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4):39-45.
  [2]姚建欣,郭玉英.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挑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98-102.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科学技术给学生传导更加丰富的知识。
  [3]林妙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