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汉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作者】 吉正桂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作为一位新时代的高中汉语文老师需要认识到汉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掌握情况以课堂教学内容,合理优化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中汉语文有效教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交流都是在运用本族的母语,运用方言交流可以尽可能的让其他人理解,但是这种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扼杀了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在汉族与藏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藏族人民之间认识到了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进行了教学的改革。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而言,汉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触的母语是藏语,汉语言的学习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第二语言,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笔者主要从科学取舍、巧妙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形式多样、尊重学生等方面进行以下分析,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
  1、科学取舍
  与内地的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汉语基础薄弱,对于较为丰富的知识点及内容难以理解与掌握。但是高中汉语文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丰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对于内地的学生较为容易掌握,但是对于本身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而言就具有很大的难度,以此教师可以在汉语文教育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学情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取舍,适当减少学生的学习量,提升重点内容的教育质量,同样可以达到汉语文教学的目的。其次,可以科学掌握课堂教学的难易度,汉语文学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第二种语言学习科目,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以此相关教师需要寻求科学的方式,适当的降低教学的难易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扎实汉语文学习的功底,为今后的汉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2、巧妙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课堂导入方法的合理运用。在以往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师中,教师一般习惯性的运用长驱直入的课堂导入方式,这种单一化的课堂导入方式,难以吸进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课堂导入语言、方式,如运用生活中的事件、历史故事、物体、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发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汉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在兴趣的带领下,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探究,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对汉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调动了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3、激发兴趣
  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高中生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据相关学者研究,高中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成效主要来源于自身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度,学生的学习动力大部分来源于感性,以此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与课外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课堂良好氛围的基础,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用朋友的身份、平和的心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高中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游戏、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这一特点,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让游戏的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让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在汉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与成就感,以此实现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4、形式多样
  汉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独到的见解,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朗诵会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课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用的课时最多,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与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汉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大力体现,还要培养学生的课前阅读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
  5、尊重学生
  尊重与爱护每一位学生是深为教师应该做到的基本准则,高中生虽然身心发展尚不完善,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对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教师需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及时的给予引导。其次,教师需要以身作则,高中生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模仿,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其次,教师应该具有一个发现美的眼睛,能够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也就不提兴趣了。所以,作为汉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汉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实地活起来。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在汉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及其有效的教师方法。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当地学生的汉语掌握情况,科学取舍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之教师的适当引导,相信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汉语文教学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谈在高中汉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J].高俊仁.才智.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