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李魁勇

【机构】 (青海省西宁第十四中学)


【正文】摘 要:近些年随着美术鉴赏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的关键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而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成为了高中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那么,本文就对如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给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审美;学生审美素质;教学策略;鉴赏能力培养;中学美术
  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步入高中学习的中学生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认识程度也逐渐提高,对于审美有了一定的需求,能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所以,教师就可以将美术教学运用到高中的科目教学中。通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能够陶冶情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关键作用,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正确的三观。
  一、 重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因为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根深蒂固,高中生普遍重视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关注这些文化课程的分数和成绩。高中生大量进行文化课习题的演练和考试模拟,导致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时间不断被压缩。就算学校开设了这门鉴赏课,学生也不会重视。经常在课堂上学习文化课程的内容,教师也习以为常。这种现象在高中成为普遍,导致美术鉴赏的学习成为严重阻碍。因此,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必须要引起对高中鉴赏课程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要教师和学生甚至家庭配合才行。让学生和教师学生家长都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能够给学生带来长远的益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美术素质的提高,就必须要引起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真正重视。
  二、 提高对文艺作品的直观鉴赏感受
  文艺作品的直观感受能够给人很深的视觉印象和脑海感受,凭借直观的画面能够让视觉真正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氛围,包括历史背景,主人公性格等。比如学生在学习《现代主义绘画》这门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亲身体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中学生真正从自己的角度和人生观来欣赏这些经典名著。除了学习这些教材上的美术作品,教师还可以根据一线教学的实践情况,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挑选优秀的作品给学生鉴赏。像马蒂斯的作品《舞蹈》和毕加索的典型作品《格尔尼卡》,学习和体验这些作品能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并逐步掌握欣赏美的方法和思维模式。
  三、 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发现美术作品的美好。比如学生在学习《古代山水画》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进行学习鉴赏。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配合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培养中学生的团队配合精神和集体感。在合作讨论学习中提升对于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认识,通过自己实际的感受对这些著名作品进行鉴赏评价,最终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意识得到提高。
  四、 挖掘鉴赏著名作品的核心思想
  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思想的挖掘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比如,学生在学习雕塑艺术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佛像作为实际例子,通过观赏不同形态的佛像展示来学习要表达的内涵中心思想。随后延伸,通过具体的人文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思想。所谓的艺术只是一种思想表现形式,掌握方法才是最重要和关键的。掌握了方法和技巧,自然可以对作品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和意见,进行多角度的艺术分析和鉴别。最终找出并体验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最核心思想。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自然能够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五、 运用前沿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这门美术鉴赏课程要想获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一线实践运用前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美学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在传播《闭户著书图》的核心思想时,就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让学生观赏精心收集的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直观感受和赏析,学生自然可以读美学和想象力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先进的技术,打破多角度的限制,给学生充分展现出艺术的美好。提高学生的美学认知,获得美学的体验和情操。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和艺术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收集北京四合院,延安窑洞,石头城等风格迥异的建筑民居给学生展示。通过这些风土人情的讲授,学生可以尽情沉浸在艺术世界的魅力中,挖掘自己的审美潜力。
  通过这些分析探讨,可以看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非常巨大,审美能力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让学生充分在美学世界中遨游,才能获取属于自己的美学养分。正因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如此重要,学校和老师及家长学生才更要引起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改变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传统看法,只有从内心深处引起了重视,才能够真正把这门课程掌握,获得对于自己终生有益的东西。除此之外,教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创新模式。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受美学,体验美学,教师从旁帮助引导,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美学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婷婷.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219.
  [2]刘艳. 高中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万可欣.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实践与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李家振.审美观视域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8(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