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扩散思维,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

【作者】 尕藏多杰

【机构】 (青海省共和县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正文】摘 要: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一切学科的基础。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是对学生扩散思维能力的启发和锻炼,也是无数教师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关键。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为出发点,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扩散思维的重要性,并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培养扩散思维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扩散思维;策略
  一、小学语文作文扩散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作文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是最基础的写作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生写作生涯所能达到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扩散思维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探究答案,最终获得正确的写作思维和能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感觉作文的指导与实践难度较大,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更是寸步难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存在许多弊端,指导模式传统呆板。指导过于形式化,偏离生活,学生兴趣不浓,无从落笔;指导过于过程化,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创新,生编硬造,假话连篇。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疏于观察和发现,没有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语言枯燥无味,情感不够真挚。而且由于网络越来越发达,学生获取资源信息的途径增多,很多学生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作文,扩散思维的培养也成了空谈。这一系列问题,急需尽快找到培养扩散思维的正确方法。
  三、培养扩散思维的方法策略
  1.激发兴趣,锻炼表达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可谓是“谈作文色变”,所以要将兴趣培养放在首位,坚持以兴趣为向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一般来说,学生都爱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素材展开作文。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感受。学生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会印象较深,兴趣较浓,利于作文。如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三,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说明文的写作,需要学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仔细观察,勤于发现。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可以用一种水果举例,如橘子。在课上给每个同学发一个橘子,首先让他们亲自去看、去闻、去摸,发现它的形状、颜色、大小和气味方面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慢慢地剥开橘子,看到那呈网状分布的白色丝絮,再告诉学生这就叫“橘络”,让学生进一步谈谈嗅觉方面的感受;接下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品尝橘子,从味觉方面进行描写。通过这三个步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融入到现实情境中,加强表达能力,扩展思维,从而爱上写作。
  2.立足生活,延伸扩散
  作文与生活一脉相连,脱离生活作文也就无从谈起。要想解决学生在写作文时无从下笔的难题,就必须引导学生立足生活。生活中一切见闻和感受,都是学生写作的题材。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六,和父母交流、沟通,说说心里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误会父母的时候,后来又是通过哪些细微的情节发现父母对自己伟大无私的爱;还可指导学生试着说出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打麻将,与孩子缺乏沟通,稍有不满就大吼大叫,促使学生说出藏在心中已久的心里话和对父母的劝告及建议;还可以从生活入手,不断扩展延伸,回忆起更多与父母相关的事例,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法言说的艰辛,体会父母真挚的爱意。全班交流真情实感,立足生活,培养扩散思维,让作文真实生动。
  3.注重阅读,善于积累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金钥匙,没有阅读,就没有精彩词句和优美语段的积累,作文也就失去了根基。要重视阅读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加强课内外阅读,才能完成由读到写的完美过渡。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七,写一篇读后感。写读后感时,“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的内涵,必须是真真切切地读过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否则将无从落笔;“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能过多地复述文章内容。无米难为炊,要使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建树,教师必须重视课内外阅读,使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思绪泉涌,下笔流畅。
  4.重视评价修改,增强自信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课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习作的评价、鉴赏。采取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准给予不同的评价,对文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及时作出积极性评价,哪怕只是选材新颖独特,用上了名言佳句。这样,不仅能激发兴趣和树立自信,又能唤起学生无尽的想象。作文完成后,教师修改作文的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内评、优秀作品展示,这些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扩散思维也不知不觉得到了锻炼。
  扩散思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让学生在写作时紧扣生活,学会选材,扩散思维,创造出题材新颖、情感真挚的作品。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素材,读写结合。师生要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的评价鉴赏,在无数次的评改中不断升华,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甘世梅.对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9,(14):110.
  [2]刘俏杰,张楚悦,李广.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素养评价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7):41-44.
  [3]康学谦.扬起想象风帆 激活写作思维——谈小学想象作文训练[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24.
  [4]范艳君.素材积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从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文困惑说起[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100-1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