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的策略
【作者】 闫 龙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每一学科的具体要求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规划,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进行设计。为了体育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真正的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过去的体育教学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本文将对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进行分析,探讨当前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兴趣教学法的优越性与运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教学;初中体育;运用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所以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每一个人都要对其有充分的重视。兴趣教学法在体育上的应用,讲究的是培养学生们的运动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们被动锻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1、兴趣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1.1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始终是行动的第一主导因素,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们的体育教学才会具有行动与目的性。一般的体育教学,大多以完成教学目的、锻炼学生耐力为主,而没有实际的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与睡觉都是习惯,都是不用任何人提醒我们都知道主动去做的一种习惯,假如运动也成为了这样的一种习惯,那么我们的身体素质不用多说就会变得十分出色。兴趣教学法所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运动锻炼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在进行体育项目的同时我们可以享受到如同游戏一般的乐趣,这就是兴趣教学法所能带给我们的好处。这一方法的有效实施,使得体育教学不似往常一般的死板,而是给枯燥无味的课堂真正的带来生机,学生们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
1.2 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讲究的是身心合一,人在训练场上但心早已飞出门外,这样的训练方式肯定不会起到多好的效果。如果我们仅仅在漫步目的的跑步以及漫不经心的做着广播体操,恐怕一点锻炼的效果都不会有。现在的体育教学也大多如此,就拿打篮球来说,老师往往只教会了你怎样投篮得分的技巧,而对于运球的步伐则是简单概过,学生们或许对于投篮有着不小的提升,但总体来说对篮球始终缺乏兴趣,或许上完课后在课余时间也不会抽出时间去训练。对于兴趣教学法来说,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问题,培养学生对于篮球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对一件事物真正热爱的时候,他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一事物中去,他热爱打篮球,在平时的学习闲暇时间他也会训练一下,长久以来,对于篮球的技巧肯定会比课上所学到的皮毛要好的多,这也就是兴趣教学法会比一般教学所取得更好效果的原因。
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趣味性不足
初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的起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少年的天性,很多时候想的是怎样玩,而很多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并没有开设趣味的项目,仅仅靠跑步、做广播体操等方式来拼凑体育课程。对于这种课程,不仅老师教的无味,学生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篮球比赛、游泳比赛等都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多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的实现在运动中快乐。此外,过于劳累的体能训练也是这一问题所在,我们的一节体育课大多在45分钟左右,而有的老师却让学生跑20多分钟,半节课的时间消耗在跑步上面,就不会有多余的体力去做其他感兴趣的项目。谈起体育课,学生们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累,出现痛苦的表情,而不是对一件事物充满喜爱洋溢幸福的笑容。
2.2 体育课重视性不足
对家长来说,把孩子送进学校是去学习的,而不是送去锻炼的,锻炼的话送到健身房更好。学习成绩在家长心目中始终占据着第一位,牺牲学习时间去锻炼身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初中的三个年级,体育课在课程安排中始终是最少的课程,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三的时候取消了体育课。体育的不重视是根于心底的观念,“篮球打的好,长大当体育教练啊”等说法比比皆是。语数外三大学科,有些老师在看到下一节食体育课的时候,更是有意无意的延长讲课时间,遇见体育老师因事无法上课的情况,更会争相占用体育时间补课。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在学生的心中更是可有可无的分量。初中学生时常佩戴者红领巾,可三好学生代表的是什么,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才是三好学生,一味的追求文化课成绩,忽视体的发展,这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但终究会丧失一副健康的身体。
3、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体育课作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课程,所对应的体育教学也应该讲究特殊的方法,以往的课程大都以跑步做操为主,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们的耐久性,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提高身体素质,下面将对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3.1 培养运动兴趣,组建小组
我们交朋友,大多是跟我们有相同兴趣的人,同样的,有相同体育爱好的人,他们中也会有更多的话题。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相同的人分到同一个小组,比如将爱打篮球的人分到一个小组,对于篮球明星、运球技巧、投篮技巧他们会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进而对这一体育运动有着更深的理解,对他们自己的篮球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他们之间的友谊,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收获到了朋友。此外,在运动中穿插艺术也会增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插入舞蹈的元素,在充满紧张刺激的氛围内也能欣赏到舞蹈的魅力,充分带动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与积极性,另一向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增添活力与光彩。
3.2 丰富体育游戏内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游戏始终带着不可拒绝的魔力,将体育项目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项体育项目。游戏作为娱乐项目,可以给学生们带来足够的乐趣,一些不爱运动的学生见到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也会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参与进去,长时间的接触会让他们享受到体育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就会自觉主动的去参与体育。另外,我们所熟知的丢沙包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多人参与,参与的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奔跑,在欢乐中不自觉的就锻炼了自己的跑步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参与到游戏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可充当裁判,对各个小组的比赛情况进行打分,进行总体评价,小组成员得知自己的分数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思考分析,改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在运动的同时也锻炼了脑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培养学生多方面爱好
根据学生们的爱好进行兴趣小组组建,这一过程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培养全方面的爱好。例如,让热爱篮球的小组成员进入到足球小组,篮球和足球比赛过程都是不断的奔跑,有共同之处,都讲究的是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小组间的调换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体育的不同乐趣。人们常说吃啥补啥,体育游戏也是如此,不同的体育项目可以训练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参加不同的体育项目,在获得广泛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会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增强,进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4、结束语
在缺乏兴趣的前提下,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单调的,不能做到真正的用心去学习。兴趣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学生对体育充满热情的第一步,一旦满足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他们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去。兴趣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老师们的大力配合,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学生们的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 杨勇. 浅谈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科研, 2017(3):00075-00075.
[2] 田学彬. 探究体育游戏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影响[J]. 好家长, 2016(51).
[3] 徐杨.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36):184-184.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教学;初中体育;运用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所以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每一个人都要对其有充分的重视。兴趣教学法在体育上的应用,讲究的是培养学生们的运动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们被动锻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1、兴趣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1.1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始终是行动的第一主导因素,有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们的体育教学才会具有行动与目的性。一般的体育教学,大多以完成教学目的、锻炼学生耐力为主,而没有实际的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与睡觉都是习惯,都是不用任何人提醒我们都知道主动去做的一种习惯,假如运动也成为了这样的一种习惯,那么我们的身体素质不用多说就会变得十分出色。兴趣教学法所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运动锻炼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在进行体育项目的同时我们可以享受到如同游戏一般的乐趣,这就是兴趣教学法所能带给我们的好处。这一方法的有效实施,使得体育教学不似往常一般的死板,而是给枯燥无味的课堂真正的带来生机,学生们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
1.2 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讲究的是身心合一,人在训练场上但心早已飞出门外,这样的训练方式肯定不会起到多好的效果。如果我们仅仅在漫步目的的跑步以及漫不经心的做着广播体操,恐怕一点锻炼的效果都不会有。现在的体育教学也大多如此,就拿打篮球来说,老师往往只教会了你怎样投篮得分的技巧,而对于运球的步伐则是简单概过,学生们或许对于投篮有着不小的提升,但总体来说对篮球始终缺乏兴趣,或许上完课后在课余时间也不会抽出时间去训练。对于兴趣教学法来说,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问题,培养学生对于篮球真正的兴趣,只有当他对一件事物真正热爱的时候,他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一事物中去,他热爱打篮球,在平时的学习闲暇时间他也会训练一下,长久以来,对于篮球的技巧肯定会比课上所学到的皮毛要好的多,这也就是兴趣教学法会比一般教学所取得更好效果的原因。
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课趣味性不足
初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的起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少年的天性,很多时候想的是怎样玩,而很多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并没有开设趣味的项目,仅仅靠跑步、做广播体操等方式来拼凑体育课程。对于这种课程,不仅老师教的无味,学生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篮球比赛、游泳比赛等都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多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的实现在运动中快乐。此外,过于劳累的体能训练也是这一问题所在,我们的一节体育课大多在45分钟左右,而有的老师却让学生跑20多分钟,半节课的时间消耗在跑步上面,就不会有多余的体力去做其他感兴趣的项目。谈起体育课,学生们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累,出现痛苦的表情,而不是对一件事物充满喜爱洋溢幸福的笑容。
2.2 体育课重视性不足
对家长来说,把孩子送进学校是去学习的,而不是送去锻炼的,锻炼的话送到健身房更好。学习成绩在家长心目中始终占据着第一位,牺牲学习时间去锻炼身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初中的三个年级,体育课在课程安排中始终是最少的课程,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三的时候取消了体育课。体育的不重视是根于心底的观念,“篮球打的好,长大当体育教练啊”等说法比比皆是。语数外三大学科,有些老师在看到下一节食体育课的时候,更是有意无意的延长讲课时间,遇见体育老师因事无法上课的情况,更会争相占用体育时间补课。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在学生的心中更是可有可无的分量。初中学生时常佩戴者红领巾,可三好学生代表的是什么,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才是三好学生,一味的追求文化课成绩,忽视体的发展,这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但终究会丧失一副健康的身体。
3、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体育课作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课程,所对应的体育教学也应该讲究特殊的方法,以往的课程大都以跑步做操为主,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们的耐久性,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提高身体素质,下面将对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3.1 培养运动兴趣,组建小组
我们交朋友,大多是跟我们有相同兴趣的人,同样的,有相同体育爱好的人,他们中也会有更多的话题。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相同的人分到同一个小组,比如将爱打篮球的人分到一个小组,对于篮球明星、运球技巧、投篮技巧他们会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进而对这一体育运动有着更深的理解,对他们自己的篮球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他们之间的友谊,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收获到了朋友。此外,在运动中穿插艺术也会增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插入舞蹈的元素,在充满紧张刺激的氛围内也能欣赏到舞蹈的魅力,充分带动了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与积极性,另一向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增添活力与光彩。
3.2 丰富体育游戏内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游戏始终带着不可拒绝的魔力,将体育项目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项体育项目。游戏作为娱乐项目,可以给学生们带来足够的乐趣,一些不爱运动的学生见到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也会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参与进去,长时间的接触会让他们享受到体育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就会自觉主动的去参与体育。另外,我们所熟知的丢沙包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多人参与,参与的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奔跑,在欢乐中不自觉的就锻炼了自己的跑步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参与到游戏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可充当裁判,对各个小组的比赛情况进行打分,进行总体评价,小组成员得知自己的分数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思考分析,改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在运动的同时也锻炼了脑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培养学生多方面爱好
根据学生们的爱好进行兴趣小组组建,这一过程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培养全方面的爱好。例如,让热爱篮球的小组成员进入到足球小组,篮球和足球比赛过程都是不断的奔跑,有共同之处,都讲究的是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小组间的调换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体育的不同乐趣。人们常说吃啥补啥,体育游戏也是如此,不同的体育项目可以训练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参加不同的体育项目,在获得广泛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会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增强,进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4、结束语
在缺乏兴趣的前提下,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单调的,不能做到真正的用心去学习。兴趣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学生对体育充满热情的第一步,一旦满足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他们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去。兴趣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老师们的大力配合,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学生们的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 杨勇. 浅谈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科研, 2017(3):00075-00075.
[2] 田学彬. 探究体育游戏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影响[J]. 好家长, 2016(51).
[3] 徐杨.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36):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