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好现代汉语语法,赢高考语文
【作者】 韦明丽
【机构】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备考提分难,兼之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渐渐心安理得地锁定一个基本分阶后,冷却自己的语文备考热情。个别老师偶也认为语文备考不得法门。笔者认为,忽视对现代汉语语法的探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汉语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主要指词的构成、变化和分类规律;句法主要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现代汉语语法是语文的根基之一,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高考语文
一、现代汉语语法在文言文备考中至关重要
(一)部分生僻字的意思的推断仰赖现代汉语语法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汉字造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象形是勾画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如“山、水、日、月”;指事是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符号基础上加提示性符号,如“上、下、本、末”;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为造字单位来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以显示所造字的意义,如“析”表示以斧斤破木;“驭”表示用手操纵马。形声是以形旁和声旁组合的方式造字,形旁表示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音,如“肚、锦、瓷”。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声旁虽然作为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质区别。
故而,在文言文复习中,遇到陌生或生僻字眼,我们可以通过字形进行猜测。如“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孙)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中的“谮”,学生初见,不知其读音、含义,却可以通过其从“言”(与说话相关),联系上文的“分争”猜测出“说话污蔑、进言构陷”之意。
(二)词类活用的理解与掌握依托现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但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必定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判断。
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如果懂得基本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性知识、句子成分知识,就可以由“沛公”与“霸上”均为名词,推断出“沛公军霸上”的“军”绝不能理解为“军队”,而应翻译为“驻军”;可以由“范增”、“项王”均为名词、“数”(多次)为频率副词推断出“目”为“使眼色”的意思;能够通过判断“为”(成为)是谓语,“陈迹”(旧迹)是宾语,进而推断出“向之所欣”整体理解为名词作主语,所以“欣”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能够通过判断“吾”(我)是主语,“事”(侍奉、对待)是谓语,“之”(他)是宾语,判断出“兄”作状语,应理解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三)倒装句式的理解与掌握依靠现代汉语语法
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定语放到中心词之后、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等特殊情况。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不一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本就艰难,如果没有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常常会判断不出这些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四)断句题得分依赖现代汉语语法
目前高考的断句题难度适中,除了该教授基本的断句原则,如“借虚词,明停顿”“辨修辞,助断句”,更多需要借助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如下面一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B.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C.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D.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中“兴起”与“知”均为动词作谓语,且后面均跟有名词作宾语,可以初步将四个选项划分为A与D、B与C两组,进而直接排除A与D。又“号得人”(号称有德行的人)可以满足谓语动词“甄拔”应接名词作宾语的原则,且“公”指代人,“公为书院长”表意完整,可排除B项。
二、现代汉语语法在语病题的备考中十分关键
高考病句的题型无论如何变动,都是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六个类型的考查。假使掌握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就能轻易判断出“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中,“我国棉花的生产”不是名词或代词,不能承担谓语动词“自给”的主语;就能轻易理解“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一句缺少主语;也能较快判断出“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中的“批评教育”和“事件”不搭配……
即使2018年,对于病句考查的题目综合性更强,也能依靠现代汉语语法提高效率和正答率。如: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戮力同心,继续做好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运行工作,办好青年交流营、中小学生夏令营等品牌项目。联通北冰洋与印度洋,横贯太平洋与大西洋,上合组织所覆盖的广袤地区乃全球地缘文化最为纷繁的地区之一。以上合组织为欧亚大陆“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须牢牢把握安全、经济、人文这三条主线),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宣扬上合组织主旋律,想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上合声音”。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弘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更多“上合声音”。
B.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发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C.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弘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D.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发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更多“上合声音”。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讲述”与“声音”不搭配,排除A、D,名词“主旋律”应该与“弘扬”搭配,排除B。
除此之外,现代汉语语法在古诗词及写作备考中同样举足轻重。笔者在此不作过多陈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高考语文
一、现代汉语语法在文言文备考中至关重要
(一)部分生僻字的意思的推断仰赖现代汉语语法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汉字造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象形是勾画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如“山、水、日、月”;指事是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符号基础上加提示性符号,如“上、下、本、末”;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为造字单位来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以显示所造字的意义,如“析”表示以斧斤破木;“驭”表示用手操纵马。形声是以形旁和声旁组合的方式造字,形旁表示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音,如“肚、锦、瓷”。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声旁虽然作为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质区别。
故而,在文言文复习中,遇到陌生或生僻字眼,我们可以通过字形进行猜测。如“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孙)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中的“谮”,学生初见,不知其读音、含义,却可以通过其从“言”(与说话相关),联系上文的“分争”猜测出“说话污蔑、进言构陷”之意。
(二)词类活用的理解与掌握依托现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但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必定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判断。
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如果懂得基本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性知识、句子成分知识,就可以由“沛公”与“霸上”均为名词,推断出“沛公军霸上”的“军”绝不能理解为“军队”,而应翻译为“驻军”;可以由“范增”、“项王”均为名词、“数”(多次)为频率副词推断出“目”为“使眼色”的意思;能够通过判断“为”(成为)是谓语,“陈迹”(旧迹)是宾语,进而推断出“向之所欣”整体理解为名词作主语,所以“欣”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能够通过判断“吾”(我)是主语,“事”(侍奉、对待)是谓语,“之”(他)是宾语,判断出“兄”作状语,应理解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三)倒装句式的理解与掌握依靠现代汉语语法
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定语放到中心词之后、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等特殊情况。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不一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本就艰难,如果没有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常常会判断不出这些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四)断句题得分依赖现代汉语语法
目前高考的断句题难度适中,除了该教授基本的断句原则,如“借虚词,明停顿”“辨修辞,助断句”,更多需要借助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如下面一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B.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C.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D.治运提学山左公/主校阅/甄拔号得人/知榆林/公为书院长/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而边徼之士皆兴起于学知有经训”中“兴起”与“知”均为动词作谓语,且后面均跟有名词作宾语,可以初步将四个选项划分为A与D、B与C两组,进而直接排除A与D。又“号得人”(号称有德行的人)可以满足谓语动词“甄拔”应接名词作宾语的原则,且“公”指代人,“公为书院长”表意完整,可排除B项。
二、现代汉语语法在语病题的备考中十分关键
高考病句的题型无论如何变动,都是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六个类型的考查。假使掌握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就能轻易判断出“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中,“我国棉花的生产”不是名词或代词,不能承担谓语动词“自给”的主语;就能轻易理解“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一句缺少主语;也能较快判断出“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中的“批评教育”和“事件”不搭配……
即使2018年,对于病句考查的题目综合性更强,也能依靠现代汉语语法提高效率和正答率。如: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戮力同心,继续做好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运行工作,办好青年交流营、中小学生夏令营等品牌项目。联通北冰洋与印度洋,横贯太平洋与大西洋,上合组织所覆盖的广袤地区乃全球地缘文化最为纷繁的地区之一。以上合组织为欧亚大陆“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须牢牢把握安全、经济、人文这三条主线),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宣扬上合组织主旋律,想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上合声音”。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弘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更多“上合声音”。
B.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发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C.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弘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D.视人文交流为“发展之桥”,以教育发扬上合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和更多“上合声音”。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讲述”与“声音”不搭配,排除A、D,名词“主旋律”应该与“弘扬”搭配,排除B。
除此之外,现代汉语语法在古诗词及写作备考中同样举足轻重。笔者在此不作过多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