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展示学科与教师魅力,激发物理课堂兴趣——浅谈如何破解物理课堂的消极乏味

【作者】 王 良

【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


【正文】摘 要:文章结合心理学原理,探讨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实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何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借助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师个人魅力,使学生喜欢老师,真正上好物理的每一堂课。本着让学生带着对物理浓郁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关键词:课堂;兴趣;魅力;实验
  物理学科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是青少年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它应该吸引广大学生成为物理爱好者,但是现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学不得法,又不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因而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加上学习枯燥、缺乏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对物理课堂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学好一门学科,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二、对学科老师的崇拜。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生理与心理已基本成熟。并且正是对新生事物特感兴趣,求知欲特高的阶段。若想是高中学生学好物理。试想,一方面可发挥学科魅力,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亲其师,信其道”,借助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师个人魅力,使学生喜欢老师,真正上好物理的每一堂课。
  一、发挥学科魅力,激发课堂学习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对学科感兴趣,学生就能要学,乐学,也一定能学的很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兴趣方面下点功夫,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
  1. 惊险的实验现象是兴趣课堂的源泉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学科的优势就是有趣的物理实验,实验里的各种现象都会使学生感到特别的新奇。物理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但能揭示许多的科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更重要的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物理兴趣。教材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实验许多,其中还不包括教师的补充实验和兴趣实验。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精心设计实验,将物理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好奇而兴奋的状态下接受新知识。
  例如:机械振动中讲解中,可演示一个单摆实验,让学生鼻子贴近单摆摆球最大位移处,为产生惊险的效果,振子可选用铁球,当铁球摆至贴近鼻子处,学生自然产生一种恐惧感,但是却没碰到鼻尖,在惊险中让学生领悟简谐运动振幅的概念,它是恒定不变的量,反应了振子的能量。根据实验现象,去分析和解释,这样就在学生好奇中将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理解知识,记忆深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借助一些兴趣实验,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的好奇心。
  2、奇异现象的解释是兴趣课堂的动力
  物理又是与生活、生产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中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联系实际。一方面去解释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联系实际不断的发现问题,为了进一步解释或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装满水的瓶子底部,打几个小洞,水自然而然往下流,若释放瓶子,在瓶子掉到地面的过程中,水却没有流出来,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解释成水与瓶子具有相同的速度,故水无法流出,再因此引出两者都是做自由落体,从而引出对自由落体的新知识的讲解,这样既解释了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一定会很浓,学生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丰富的物理史知识是兴趣课堂的调味剂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物理的研究更是令世人瞩目,许多物理成果在世界物理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讲述一些中国在物理方面的发展很有必要。例如:古代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文明于世,再如,钱三强,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他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合理解释,深化了对裂变反应的认识。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为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发展,特别是建立和健全学术领导,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和协调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现代,我国的物理和科技都取得了伟大成就,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我国又成功爆炸了氢弹,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现在不仅能发射自己的卫星,而且还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这些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二、发挥教师个人魅力,激发课堂学习热情与兴趣
  高中学生的心智渐趋成熟,在这个阶段,受周围的学生与老师的影响会比较大。“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能让你的学生喜欢你,信服你,那么你的引导就会很有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
  1、潇洒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要在上课前下好功夫,要努力做到:带教案去上课,但不打开教案(说明老师授课的思路很清晰,逻辑性强);认真备好习题课,上课不看习题(说明老师对习题了如指掌,见识与记住的题目多);黑板上板书满的时候,基本是下课铃响的时候(说明老师精心设计了这一节课,不仅仅是板书设计,更重要的是把握课堂能力强);上课是语言要幽默风趣、松弛有度,让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情况下接受新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老师佩服有加。
  2、耐心而又快速的应对学生的问题
  高中学生刚接触独立的物理学科,必定会有很多疑虑。所以在课堂上会问一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学习和积累,注意各种教辅材料的浏览,关注科普知识,当学生问问题时,你能在他还没说完,就告诉他该怎么做,或者你瞄过一眼就立即给予答案。那么,学生就会觉得你很厉害,不仅书教的好,而且是个“事事通”,学生就会信服你,崇拜你,听你的话,教学就会有效。
  总之,作为启蒙教学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新课标标准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科与教师个人魅力,重视学法指导,本着让学生带着对物理浓郁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主编 吴增强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2]《有效教学》 主编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3
  [3]《课堂教学论》 袁金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