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教学实践探析

【作者】 李 丹

【机构】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中学)


【正文】摘 要:众所周知,历史本身就带有鲜明特点,如知古鉴今等等。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只有积极实践开放性教学,才能快速树立学生基于历史角度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心理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初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历史;开放性教学;教学实践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为注重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也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历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加强探索开放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中的实践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1. 开放教学目标
  就之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其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就是以考试为中心,整体的教学目标过于枯燥单一,根本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别说是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开放教学目标,我们主要分以下方面来说:其一是教学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让每位学生充分了解每节课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进而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其二是教学目标的内涵应具有各种各样的特征,如多元性、发展性等等,不光要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要包含道德教育目标;其三是教学目标应具备公开性,不光要有教师个人的力量,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力量,教师呢,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就行,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等,最终目的还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我监控调节;其四是教学目标制定应具备开放性。
  2. 开放教学方法
  开放教学方法实质上是指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教学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其应既要有生生互动,又要有师生互动。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严格依据教材、教学条件等,灵活地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力求充分调动起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管是师生交流,还是生生交流,都充分体现出了多方位的互动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非常有助于他们思维的碰撞,学习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其一是有机结合传统工具和现代技术。纵观实际,我们发现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不是黑板粉笔,就是填鸭式灌输,根本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加先进化、现代化,如有幻灯片、视频等等,赋予了传统教学方法以生动性、多样性、具体性、趣味性,从视觉和听觉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整体的课堂效率更高;其二是有机结合竞争与合作。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竞争机制,以此使学生真正懂得要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说白了就是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竞赛式学习是通过问题启发思维,通过竞赛活跃思维,然后借助小组合作等形式加强探究,并最终获得正确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灵活分组,最关键的还是力求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一种非常充满魅力、充满生机的教学形式;其三是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在之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教材的作用,普遍都是照本宣科,严重缺乏批判性思维,导致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而将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正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自主实践;其四是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就初中历史学习活动而言,其不能一直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应积极扩展于课堂外,也就是通常说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宽,学习视野更宽,真正树立起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3. 开放教学评价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有部分初中历史教师通常下意识地认为只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那么就算是课堂成功了。并且在衡量学生究竟是否认识、理解了问题时,普遍都过于依赖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自由思考时间,更别说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了。对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想方设法将学生从旧框架中彻底解放出来,说白了就是就开放式教学模式相适应地建立起一个评估机制。其一是在判断一堂课是否成功时,切忌再以是否完成预设任务来衡量,最关键的是彻底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其二是不再以统一标准约束学生。就同一问题而言,其应有多种理解、多种解决方法。这两种都使得在新的评估机制中不再过于注重、关注研究的结果,而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上、研究态度的表现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进行作业安排时,也切忌统一化,而是应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层次性地安排,切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就初中历史开放性教学实践而言,它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不光要求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求其具备相当完善的专业知识、卓越的教学技能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如此,才能将开放性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历史教学始终。
  参考文献:
  [1]吴宝明. 浅谈初中历史开放式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探析[J]. 新课程(上), 2013(12):143-143.
  [2]林法煌. 探析初中历史课堂引入开放式教学法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