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优化媒体资源 生成课堂精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媒体的设计与使用

【作者】 蒋 昀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写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讲述了多媒体制作及多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有讲究;优化整合;巧用多媒体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转型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支粉的教学方式,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更给数学课堂了带来勃勃生机!利用媒体的辅助性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驾驭多媒体,从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有讲究    
  常看到有老师把别人的好课件信手拈来,认为自己也能上出那样的效果,结果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点开一张不知道下一张是什么,也不知道作者的设计意图,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没有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衔接不自然,语言没有启发性,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还看到有教师在上公开课时,请别人帮忙制作课件,自己只给了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及大致流程,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可制作者不能完全领会设计意图,结果在内容呈现先后顺序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在教学中没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案定课件。虽然课件制作是花时最多的一项工作,但也不能心急,必须先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教学用书,教材,进行个性化的教案设计,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课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性,有效性。
  2、设计实用,不贪多求全。精美的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琳琅满目,网上同课题的课件也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能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美的享受,让人难以取舍,作为制作者要搞清楚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东西,大胆取舍,认真剪辑,不贪多求全,不偏离教学目标即可。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时,课本选用了小数点移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短的关系,在课件制作时这个孙悟空金箍棒的素材已经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就不必要再另找素材,只需要把课本上静止的金箍棒动起来就更形象了、逼真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既实用又简明。
  3、提高自身素质,自己用的课件力求亲自动手做。自己亲自动手做课件,能让人记忆深刻,更好地在课堂中操作应用,进一步巩固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不让多媒体束缚了学生思维,占据课堂主导地位。
  二、教材、学生、黑板、多媒体、电子白板、优化整合,巧用多媒体
  现在的教材不是每部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把教材中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简洁明了,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化。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与教材重难点整合。教学重点是一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如果使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课堂教学中就能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例如:《烙饼问题》是通过怎样烙饼最省时间的方法探究,向学生渗透了重要思想方法:优化思想,让学生初步形成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从而体会日常生活中优化思想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吃过饼,可对怎样烙饼缺乏生活经验,特别是3张饼的最优方法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分散难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尽量使用直观方式突破重难点,如用3张圆片代替饼动手操作,再用图示法展示烙饼过程,从而化动为静,便于观察发现最省时的方案。用动画展示尝试问题——《武大郎烧饼店里的故事》:即武大郎烧饼店里来了三位顾客,一位是长得可爱的三毛,要一张饼,又来了一位老爷爷要两张饼,最后一位是武松,向大哥要三张饼并说是有急用,要求越快越好,帮大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地烙出三张饼饼呢?从而引出这节课的难点问题——三张饼的快速烙法的探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探讨完毕再动画展示烙饼过程,通过声音,动画引吸学生的注意力,化难为易,形象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媒体与学生,老师交流互动,人机合一。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也不可以束缚学生的思维,有些开放性的问题,不能让多媒体固定答案。另外教师除了和学生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外,对于多媒体的操作要游刃有余,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人机有效对话,人机合一的效果。
  3、多媒体不能取代人的实践经验,所以练习课,综合实践课不过多使用多媒体。
  4、多媒体与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增强教学效果;与黑板互补,利用黑板板书构建知识网络。多媒体展示的信息量大,呈现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所以相机板书会给学生留下记忆、思考的时间,一节课完毕也可以从黑板上看到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的互补达成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只有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件,合理搭配,大胆实践,不断反思、调整,才能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生成数学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