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角下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作者】 崔艳华

【机构】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生物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内的关键科目,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生命意识、科学思维及实验探究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师要对生物学科的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不断的重视起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用心去施教,有效的打造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为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生物;高效课堂;有效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更加注重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课堂的基本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生物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但核心素养下生物课堂教学还存在众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和优化,以更好的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精准化的备课,打下高效教学基础
  教学准备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生物教师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全面的提升对教学准备的重视力度,积极的开展精准化、扎实化、高效化的备课工作,让良好的备课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精准化的备课。其一,分析学情。主要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全面化的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储备、个人学习能力、个人学习习惯、最近学习状态等等,只有较好的把握学情,教师才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教学计划。其二,分析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来说,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小节的模块组成、知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易混淆点,并积极的联合优秀的教师同行一起探索有效展现这些内容的方法和策略,不断的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其三,教学目标设定。对于教学目标,生物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学情分析来合理的确定,如:了解花的结构及主要部分;掌握传粉和受精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等,从而让良好的目标设置为生物课堂的高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项目式的教学,合作推动共同进步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来提升教学效率。在项目及实施计划大体定型之后,便是真正着手落实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及学生组队便作为开展主体而将通过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其自身内部的意义建构,但亦不应忽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此具体协作、建构的形态则可表现为对现有资源的搜集与充分利用、对节点落实路径的细化、对问题的集体探讨与对落实过程的记录等。以让学生在集体共进的氛围下,以切身的参与真正带动思维、深化理解,收获快乐的情感与持久的能力。例如,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在对应时间线的初步制定之后,我便让学生在组内分别按照自己的方式按序对计划进行一一落实。如在上述通过实验计算食物能量的子任务下,学生便需要探讨实验思路、分工准备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制作相应的演示文稿等。在此中,其亦会遇到诸如如何计算食物能量等的困惑,我便给予其诸如温度升高与热量吸收之间关系等的提示线索,以引导其进一步探究行为的发生。如此,由学生自主合作进行的、涉及较多任务量与较大繁琐度的项目制作和落实将大大锻炼其课题策划、探究、合作的能力,同时自主的意义建构而将大大深化其关于生物科学知识、实验方法等的理解和持久记忆。
  三、组织多元化评价,补足学生薄弱环节
  生物教师要积极的在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那种单一式的教师评价,积极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断的提升评价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进而有效的补足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课后,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其一,学生自评。主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如学生甲称,其对于心脏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内容有了较好的学习和理解,但对于心脏的工作过程理解的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努力。其二,学生互评。主要让班级学生两两为一组,之间就彼此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互评。其三,教师评价。主要让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的综合性表现进行评价,如对于学生甲在课堂能基本掌握该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表示表扬和鼓励,对于其在该节课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积极的解决,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效的补足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促进其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学生课下学习生活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枢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教师应当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通过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生物文化,提升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学习“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这一节,给学生布置一项课下任务,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关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家人的实际需求,制作一份为期一周的营养食谱,并向家人介绍这份食谱,普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确定好自己感兴趣的微生物,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了解自己想要的更多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制作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分享出来。这样,通过开放性质的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转向生活,感受到生物中存在着的生物知识,理解到生物学习的用途,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生物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了解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理清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意义,开展多元化的生物教学,有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为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巩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铭.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7-8.
  [2]林文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