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作者】 尤拉太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正文】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切合教学改革的潮流、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才会充满生命和活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实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的化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导致当地许多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对此,本文结合多年在西藏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如何将实验教学落实到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都有体会: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往往是处于“好玩”、“有趣”。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2、充分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适时地准备好有关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保证化学实验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开设。(2)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在设计实验程序时,应认真构思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得细致,尽可能设置“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另外,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3)积极探索实验中的成败关键 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何,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3、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
  多数初中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往往答不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结论,如果他们没经过必要的训练,那么一堂课下来,教师会被弄得疲惫不堪,学生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由于初中九年级的前几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要下大力气抓好实验课堂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试验中协助教师指导本组的其他同学,使老师能集中精力辅助差生。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4、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⑴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连接仪器、气密性检查、使用酒精灯加热等操作,学生都要反复操练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⑵善于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如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可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如何收集二氧化碳?”“制取氧气的装置能否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发现共性问题,应及时向全体学生做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时,要及时指导学生纠正。实验结束后要仔细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
  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实验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学生做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子的性质实验”、“氧气的性质实验”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出要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在技能也得到提高。
  三、补充有趣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可以增加利用氨水挥发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做“铁树开花”;又如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不妨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等实验。同时思考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用心分析,创新便会伴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例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实验。实验成功了,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不成果,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然蕴涵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增补实验,还是改进实验,所有的出发点应是围绕学生发展而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这也是符合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