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创新化学教学模式应对新高考
【作者】 刘晓丹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2019年4月,第三批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八个省市同时发布了新高考的实施方案,都是采取“3+1+2”模式,即物理、历史二选一,再从其余四科中选取两科作为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总分。在“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成了首选,而且专业覆盖率最高,学生在选了物理并确保专业覆盖面之后,还会不会选择相对较难的化学学科就难说了。但不管怎样,无论从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无穷魅力,还是从高校的招生专业要求来看,化学都不应该被忽视、被弱化,都应该是广大学子热衷学习和努力报考的重要学科。对此教师必须要提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视。而在新高考制度的影响之下,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掌握学科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创新教学
新高考模式,高考呈现着人本化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变革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学生以及教师在这种变革中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高考中,给学生以及教师学习并践行新理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考改革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内容、方式与手段进行彻底的创新。而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彻底的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与方式,要基于新高考理念,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而为学生高考奠定基础。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谈一下:
一、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相联系
在课堂上应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例如:当我们讲到盐类的水解一节时的导入可做如下的设计:“大家知道,明矾为什么可以净化水、小苏打为什么可以做包子、油条的制作为什么要用到小苏打和明矾、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氯化铁为什么可以制备胶体等等。这节课,我们就要搞清这些问题。”接下去,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学习的主动性大增,生活化的趣味性更大。再如喜庆的节日里色彩斑斓的烟火就是碱金属的焰色反应,银镜反应制取保温瓶瓶胆、制镜,烧鱼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在碱性条件下酯化的产物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回味、体会,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并从中发现美。化学课堂的兴趣就会得以提高。
二、重视课堂中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有条件的话,应该进行小组实验,这样不但能从中获得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讲到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我用棉花包住过氧化钠,再用滴管滴水上去或者吹气,马上就着火了。再如“白纸显字”,在讲铁及其化合物时,我找来滤纸,分别用淀粉溶液、KSCN溶液写上两个字,并两张晾干,再购买两个小喷雾瓶,一个装有碘水,另一个装有FeCl3溶液。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这两张“空白”的滤纸,然后用上述溶液喷洒,同学们就可以看到在两张“空白”的滤纸上分别显现了蓝色和红色的字了。看过上述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流露出好奇和兴奋的表情,也十分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明显增强。当然,安全的实验我常叫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这些微粒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多媒体素材可以完全摆脱这一问题的束缚,它可以模拟微观事物,把人们用肉眼难以看到的事物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如有毒气体的制备,或者学校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等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素材,调动学生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课堂,直观的表现复杂的概念,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发挥情感作用。我们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的。上课应该面带微笑、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课后能主动和学生聊天,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很会开导人、具有幽默感等。要想成为教学上比较成功的教师就得在课堂上是严师,在课后是朋友或者是家人,真正做到像对待亲人和朋友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以自己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感染每一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有创造性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常给予鼓励,尤其要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形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化学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介绍学法等的讲座;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猜化学谜语、方程式接龙、化学魔术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高考改革之下的新形势,教师必须要探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要基于新高考政策引导,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及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避免文科学生偏科等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进而为今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创新教学
新高考模式,高考呈现着人本化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变革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学生以及教师在这种变革中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高考中,给学生以及教师学习并践行新理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考改革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内容、方式与手段进行彻底的创新。而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彻底的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与方式,要基于新高考理念,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而为学生高考奠定基础。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谈一下:
一、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相联系
在课堂上应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例如:当我们讲到盐类的水解一节时的导入可做如下的设计:“大家知道,明矾为什么可以净化水、小苏打为什么可以做包子、油条的制作为什么要用到小苏打和明矾、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氯化铁为什么可以制备胶体等等。这节课,我们就要搞清这些问题。”接下去,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学习的主动性大增,生活化的趣味性更大。再如喜庆的节日里色彩斑斓的烟火就是碱金属的焰色反应,银镜反应制取保温瓶瓶胆、制镜,烧鱼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在碱性条件下酯化的产物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回味、体会,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并从中发现美。化学课堂的兴趣就会得以提高。
二、重视课堂中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有条件的话,应该进行小组实验,这样不但能从中获得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讲到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我用棉花包住过氧化钠,再用滴管滴水上去或者吹气,马上就着火了。再如“白纸显字”,在讲铁及其化合物时,我找来滤纸,分别用淀粉溶液、KSCN溶液写上两个字,并两张晾干,再购买两个小喷雾瓶,一个装有碘水,另一个装有FeCl3溶液。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这两张“空白”的滤纸,然后用上述溶液喷洒,同学们就可以看到在两张“空白”的滤纸上分别显现了蓝色和红色的字了。看过上述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流露出好奇和兴奋的表情,也十分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明显增强。当然,安全的实验我常叫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这些微粒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多媒体素材可以完全摆脱这一问题的束缚,它可以模拟微观事物,把人们用肉眼难以看到的事物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如有毒气体的制备,或者学校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等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素材,调动学生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课堂,直观的表现复杂的概念,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发挥情感作用。我们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的。上课应该面带微笑、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课后能主动和学生聊天,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很会开导人、具有幽默感等。要想成为教学上比较成功的教师就得在课堂上是严师,在课后是朋友或者是家人,真正做到像对待亲人和朋友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以自己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感染每一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有创造性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常给予鼓励,尤其要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形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好心理状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化学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介绍学法等的讲座;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猜化学谜语、方程式接龙、化学魔术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高考改革之下的新形势,教师必须要探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要基于新高考政策引导,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及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避免文科学生偏科等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进而为今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