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作者】 秦 蓉
【机构】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同样是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以及低年级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语文教育是每个学生的义务,但是在学好语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阻碍,要想化解这些阻碍,就必须从产生这些阻碍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从多角度出发,来思考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并且针对这些成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因存在的学习困难导致自己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丧失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进而造成偏科的现象。本文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这一群体,研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1、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学生就读小学的影响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教学模式的好坏,能够决定学生的质量,那么毋庸置疑,对于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这一群体的形成,学校这个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负有很大的责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这就导致教师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判学生好坏的依据。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多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经常忽视他们,对他们置之不理。教师的这种行为或许能为学习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的带来自豪感,但是这种行为严重打击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重在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并未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导致自己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向学生讲授为主,不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认为只要是自己所讲过的知识点,学生都能完全掌握。事实上,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有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这些难题不加以重视,常常将之忽略,这就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丧失学习该门学科的自信心。
1.2学生所在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这个“大环境”当中,父母的熏陶也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关键。当下,社会提倡全民重视教育,但是仍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一点在农村家庭普遍存在。部分家长的思想仍是封建,认为:人的命,天注定,不好好读书的孩子照样有出息。这就给孩子灌输了学习无用的思想观念,使孩子走入学习的误区。部分家长忽视自己的表率作用,经常在孩子的面前打架、说脏话,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这些行为会使孩子树立错误的三观,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家长没有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常常在自己的空暇时间看一些毫无营养可言的肥皂剧,无法将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孩子也就无法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他们会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长此以往,孩子浪费的学习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1.3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件事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做事者的态度。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心态就有问题,他么往往不能以认真、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这些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语文的方式比较呆板,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偏低。同样一个问题,换成另外一种问法,学生就不知道答案,这就导致其在考试的过程中得不到高分。除此之外,学困生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习惯于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在课下也不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习惯于表现的特立独行。就学生自身而言,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很认真,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每次考试都取不到自己理想的满意成绩,这就会使学生自己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就算再在语文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也考不好,还不如早早放弃。
2、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学校方面的转化策略
学校是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第二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他们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思想观念,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要改变以往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敲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富有爱心,改变自己以往对学困生予以忽视的态度,多给他们提供自主发言和发问的机会,在回答问题时,即使他们答不上来,也要多多鼓励他们,争取帮助他们恢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在喜欢一门课程时,往往先喜欢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们要多和学困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改变对教师的看法,进而喜欢上语文课堂。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要予以鼓励。学校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还可以增加一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内容,让学生切身感受语文的魅力,为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2.2学生家庭方面的转化策略
家长要改变愚昧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家长要改变先前的语文学习观念,按时购买书籍,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多阅读书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们不能一味地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多与其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找出孩子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身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开家庭会、定期写信、留便利条等。家长要及时辅导学生做家庭作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又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既可以使孩子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能促进二者之间的感情常言道:一本好的书籍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家长们陪孩子一起读书,既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代沟,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学生自身方面的转化策略
身为一名学生,不管自己成绩的好坏,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成为一名语文学困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困生们往往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很简单。因此,他们就不在语文的学习上花费功夫,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学困生们要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学的,在学习中所得到的能力是自己的。学困生们要加强自我监督,改掉学习上的惰性。除此之外,自己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自己事半功倍。同时,自己也要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如经常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一定能学好等。
结束语
学校任课教师、家长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教育模式,学困生们要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梁晓红.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机构),2012(2).
[2]陈惠娟.小学四年级语文学困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
[3]蔡永忠.学习困难的儿童的发展与教育[J].读与写,2015(19).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因存在的学习困难导致自己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丧失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进而造成偏科的现象。本文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这一群体,研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1、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学生就读小学的影响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教学模式的好坏,能够决定学生的质量,那么毋庸置疑,对于小学中年级学困生这一群体的形成,学校这个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负有很大的责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这就导致教师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判学生好坏的依据。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多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经常忽视他们,对他们置之不理。教师的这种行为或许能为学习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的带来自豪感,但是这种行为严重打击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重在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并未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导致自己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向学生讲授为主,不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认为只要是自己所讲过的知识点,学生都能完全掌握。事实上,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有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这些难题不加以重视,常常将之忽略,这就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丧失学习该门学科的自信心。
1.2学生所在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这个“大环境”当中,父母的熏陶也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关键。当下,社会提倡全民重视教育,但是仍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一点在农村家庭普遍存在。部分家长的思想仍是封建,认为:人的命,天注定,不好好读书的孩子照样有出息。这就给孩子灌输了学习无用的思想观念,使孩子走入学习的误区。部分家长忽视自己的表率作用,经常在孩子的面前打架、说脏话,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这些行为会使孩子树立错误的三观,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家长没有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常常在自己的空暇时间看一些毫无营养可言的肥皂剧,无法将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孩子也就无法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他们会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长此以往,孩子浪费的学习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1.3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件事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做事者的态度。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心态就有问题,他么往往不能以认真、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这些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语文的方式比较呆板,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偏低。同样一个问题,换成另外一种问法,学生就不知道答案,这就导致其在考试的过程中得不到高分。除此之外,学困生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习惯于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授的知识,在课下也不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习惯于表现的特立独行。就学生自身而言,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很认真,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是每次考试都取不到自己理想的满意成绩,这就会使学生自己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就算再在语文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也考不好,还不如早早放弃。
2、小学中年级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学校方面的转化策略
学校是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第二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他们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思想观念,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要改变以往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敲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富有爱心,改变自己以往对学困生予以忽视的态度,多给他们提供自主发言和发问的机会,在回答问题时,即使他们答不上来,也要多多鼓励他们,争取帮助他们恢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在喜欢一门课程时,往往先喜欢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们要多和学困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们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改变对教师的看法,进而喜欢上语文课堂。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要予以鼓励。学校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还可以增加一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内容,让学生切身感受语文的魅力,为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2.2学生家庭方面的转化策略
家长要改变愚昧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家长要改变先前的语文学习观念,按时购买书籍,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多阅读书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们不能一味地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多与其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找出孩子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身为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开家庭会、定期写信、留便利条等。家长要及时辅导学生做家庭作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监督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又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既可以使孩子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能促进二者之间的感情常言道:一本好的书籍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家长们陪孩子一起读书,既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代沟,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学生自身方面的转化策略
身为一名学生,不管自己成绩的好坏,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成为一名语文学困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困生们往往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很简单。因此,他们就不在语文的学习上花费功夫,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学困生们要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学的,在学习中所得到的能力是自己的。学困生们要加强自我监督,改掉学习上的惰性。除此之外,自己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自己事半功倍。同时,自己也要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如经常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一定能学好等。
结束语
学校任课教师、家长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教育模式,学困生们要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梁晓红.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机构),2012(2).
[2]陈惠娟.小学四年级语文学困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
[3]蔡永忠.学习困难的儿童的发展与教育[J].读与写,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