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

【作者】 李成军

【机构】 (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正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但在实际课程教学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笔者分析了本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如何做好中职畜牧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使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有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一名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问题:策略:改革:实践
  一、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一)现有的实验教材需要更新。
  现有的实验教材虽然经过多次更新,但实验项目和内容还不能满足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介绍的一些实验仪器器材在实验课中逐步被淘汰,新的仪器设备在教材中又没有介绍:有些实验由于内容重复或实验手段的更新近来已经不适宜开设:而社会有需求的,目前已经具有的新实验方法,很多还没有纳入实验指导书中。
  (二)中职生学生学习态度差。
  虽然大多数中职生学习态度端正,重视专业教学,但仍有部分中职生上实践课时表现出怕脏、怕累、怕辛苦,有的干脆不来上课: 即使来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专心做实验。还有的中职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按照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按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做,结果配置的实验药品达不到要求,实验所得的数据不准确、不完整,部分中职生对实践课不够重视。
  (三) 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中职学校入读门槛低,从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素质水平较低、学习文化课能力差、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 特别是社会对职业学校和职业学生存有偏见,导致学生自卑心理严重,未来规划差异大,生源的流失较快。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策略
  (一)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教学改革
  首先转变“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明确“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这一概念。课堂教学主要介绍基本知识,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听课、问答、讨论、设计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学习。
  其次推广现代教学方法,试行网络和或明天教学。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目前《畜牧学各论》的品种介绍、设备观摩、养殖场建设、人工授精、饲料配合、家畜、家禽的饲养管理等均可用多媒体或录像教学,鲜活生动的画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就是改革考试形式。对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选修课程和考查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口试、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及格五档记入成绩。促使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主干课程上,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二)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首先,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 新” 是指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 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 是指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变” 是指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然后,增加学生到基地或生产单位实习操作的机会。改变过去上动物病例解剖实验课时指导教师一边解剖一边讲解学生一旁观看的状态,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要实现教学改革, 可安排学生到校内宠物医院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多接触病例,要求学生做好病历记录,解剖记录、学习治疗用药。回校后, 由教师组织大家进行病例回顾,分析讨论病例中诊断、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等。通过这种走出实验室实习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复杂的各种禽畜病例,与学生的共同分析讨论、诊断和处理,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提升其自身对专业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有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的热爱度不高,对学习感到厌倦、 迷茫以及逃避,经常会出现旷课、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能够了解畜牧兽医专业的前景与发展。老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到减少批评、增加表扬,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加强鼓励和关心,通过榜样的力量和成功人士的案例,不断鼓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意志, 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中职学校入读门槛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对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比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以及抵触的情绪。作为老师,应在这些学生身上多一些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温暖,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重拾学习的自信。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学生,更应抽出时间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追求和烦恼等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等情况。并且随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地进行疏导,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实践中对他们加以信任和理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增强其自信心。这样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深切关爱,可以建立起师生间的感情基础,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重新扬起学习、生活的风帆,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流失率,真正做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畜牧兽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学生主要到养殖企业的一线基层岗位就业。如,到养猪场进行育肥猪生产,进行饲喂, 清扫粪便等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 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应引导学生尽早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养成正确的心态,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现实、不怕挫折。同时,通过讲座、授课等方式,引导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就业政策,帮助他找出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所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可以鼓励、帮助学生在城镇搞批发兽药和饲料门市,在集镇上开办畜牧兽医服务部,在家搞小型养殖等。
  总之,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实践性教学基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任重道远,还需要加强对在职的畜牧兽医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创新培训,还要对现在校就读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加强其畜牧兽医专业的建设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潘炎建.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 年 06 期
  [2]王丽萍.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 年 07 期
  [3]曹化梅.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2)
  [4]陈颖.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