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杨辉振

【机构】 (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类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自身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改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便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定义,再次研究了高中化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最后总结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化学主要研究物质及其性质,从对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反应的分析中,总结出规律和化学原理,反过来,再利用化学原理来预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看似简单易懂,实则知识点散、分类杂、内容多。有些学生感觉化学知识易懂,做题易错,难考高分。尤其近几年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能力,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大量事实和公式,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性做题,是不能应对如今的高考的。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思维能力的训练应从思维品质的培养着手,全面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在各种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上,主要是从中心词发散出去,和其他的相关点快速直接的建立联系,有利于思维创新,把握细节,形成整体。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手段,活化教学方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刺激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发展思维的多样性。这也符合国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一、在新授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突出重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较多,比较零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重点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用简单的图形和箭头来连接,并配以简略的文字加以概括,从而在学生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同时可以利用颜色来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學中,教师可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用箭头来连接关于物质的量的各个计算公式,再通过各个公式继续扩散所涉及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课下,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巩固知识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并对知识加深理解。通过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课前预习。锻炼自己的归纳整理能力,带着问题去课堂上解决疑问,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的目的。思维导图的模式并不固定,不同的学生可以绘制不同的图,所以,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探讨,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的精彩。该过程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二、在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归纳整理,便于学生记忆,加深理解 
  在每一个知识模块完成教学过程后,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教师可设计好该知识模块的思维导图,保证逻辑清晰,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重要知识点,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从而使思维导图真正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学完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这章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从“离子平衡”出发,扩散到“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从这三大块内容再分别延伸出去,将本章的重点知识条理清晰地展示在一张图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知识得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思维导图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在高三的总复习中,通过阶段性培养,学生可以自己绘制系统的思维导图。将学过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可以将“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与高中阶段涉及到的所有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张图,不断地补充,不断地复习巩固。教师通过检查,或与其他学生分享的形式,帮助其查漏补缺,完善思维导图,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与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绘制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有更宏观的理解。在解题时,知识提取迅速,思路更为清晰,效率和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适时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串联起来,用箭头和适当的标注,以及不同的颜色更直观的展示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学生自己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可提高归纳整理的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柴佳茵. 《论思维导图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教育,2014:189 
  [2]常艳华. 《例谈巧用思维导图,打造高三化学复习的高效课堂》[J ]中学化学,2018:53-57 
  [3]高鑫.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化学问题解决研究》 [ 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6月